发布日期:2016-10-21 消息来源:扬州市科技局
近年来,仪征市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这一支柱产业转型跨越发展,进一步加强仪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同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的联系,借助高校院所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加快高水平人才、技术、成果向仪征集聚,推动仪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产业基础日渐雄厚。目前,仪征市共拥有整车制造企业 2 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 30 家,新标准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建成各类汽车零部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8家。2007 年 7 月,江苏省仪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江苏省仪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正式获得江苏省科技厅的立项支持,并于 2010 年通过了省科技厅的组织的专家验收。依托汽车工业园,建成省级汽车及零部件科技产业园,上海交大—仪征汽车工业园“联合产业化基地”正在积极建设之中。 二是发展定位志存高远。为提升汽车名称建设内涵,仪征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进行“仪征汽车科技城”规划编制工作,明确了“一城两园三心四区五大平台”的总体发展战略,目前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重点围绕集聚创新资源,打造集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研发转化、汽车贸易博览、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动产业创新能力建设,提升技术水平,拓展产业领域,丰富系列品种,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区域特色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使仪征跃居为国内重要汽车及零部件的产业技术集聚地。 三是合作渠道走向多元。围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加强行业内校企、校地的科技对接,建立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全方位合作。仪征市和合肥工业大学签订了签订了共建“合肥工业大学(仪征)汽车技术研究院”合作协议,相关企业同清华大学、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14所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教授博士柔性引进工作,推动行业内教授博士来仪征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目前基本形成了“一企一教授”的产学研合作新格局;积极引进行业内顶尖专家教授来仪征创业,2012年,引进了上海交大校长助理、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教授来仪征创办维恩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服务对象主要以仪征汽车工业园上海大众整车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主,同时为江苏及国内有需求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代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设计服务。公司目前已正式运营,许敏教授本人获批了扬州“绿杨金凤”人才计划300万元资金扶持。 四是政策激励强劲有力。为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促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仪征市2013年出台了《仪征市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工业和信息化加快发展的激励办法》。办法中设立产学研合作转向资金,鼓励企业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强同高校院所的合作创新,其中对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的产学研合作协议并开展实质性的合作项目最高扶持金额可达到100万元。在政策的激励推动下,各相关企业产学研合作意识明显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增幅明显,开展技术创新的主动性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主体意识已转化为企业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 2013年,仪征全市实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346.5亿元,占仪征全市GDP的比例84.5%,其中仪征汽车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8.1亿元,占仪征全市GDP的比例75.1%。2014年1-8月,仪征全市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实现开票销售307.7亿元、入库税收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和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