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20 消息来源:
北京禹光生物医药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山东禹王集团出资55%的股份,另外45%的股份由北京大学教授吴光耀出资,并出任公司总经理。公司主要从事基因工程、生物提取和微生物发酵项目的生产、开发、技术转移、技术合作及其它服务。设有药物研究所和化工研究所,首批开发的八个生物工程基因项目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居世界先进水平。现在主要研发的产品包括叶黄素、河豚毒素、纳他霉素、聚赖氨酸和辅酶Q10。其中皂化叶黄素已得到了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的黄卡产品证书,河豚毒素已得到中关村、北京市和国家科技部的立项和支持。
禹光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就积极开展技术转移的工作。公司对纳他霉素生产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生产企业验证,30吨罐的发酵效价在72小时内达到了7克/升,超过了国际水平,远远高于国内水平。此技术转移给了天津一家工厂和沈阳红梅味精厂。该项技术在国际上用量巨大,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公司总经理吴光耀教授成功地研发出叶黄素的提取新技术, 解决了叶黄素精加工问题。用这种新型工艺能提取出纯度超过90%的皂化叶黄素。此项技术转给了天津一家工厂,公司叶黄素生产基地也已经在浙江省杭州落成。目前叶黄素已成为国际上非常走俏的食品添加剂。
通过禹光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技术转让的案例可以看出,企业在技术转移链条中要有合理的定位。像禹光这样的偏重研发或研发占优势而生产是弱势的企业,将自己定位为大企业或上游企业的研发中心也许是解决技术被冷冻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