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20 消息来源:宜兴市科技局
宜兴环科园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方拥有国家级环保专题园区的综合优势,一方拥有庞大的无形资产及科研实力,于2010年,双方“一拍即合”,签订了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的合作协议。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和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创了“政产学研用”新模式——组建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运作一年来,在这一创新“大平台”的引领下,相关方面合作成立了13家专项技术公司,承担了10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专利15项,“哈宜联盟”雏形初步形成,“政产学研用”合作的“葡萄串效应”不断显现。
2011年7月,注册资本为1亿元的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环科园以现金投资入股,占49%的股份;哈工大以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入股,占51%的股份。这一创新性的“政产学研用”新模式的实施,构建起“基础研究(高校)—中试(研究院)—应用推广(公司)”较为完备的产学研链,为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搭建起优质高效的转化平台。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成了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的营运主体,标志着“哈宜模式”的架构初步形成。“哈宜模式”充分利用了政府、高校、企业各自在政策保障、科研力量、产业化平台上的优势,发挥“公司化”在市场中的灵活性、自主性,克服了传统“产、学、研”合作的弊病。按照“一品一所一公司”,即:“一个科研产品+一个研究所(团队)+一家实施产业化的企业”的模式,一个个哈工大教授的专项性科研成果转化的“小平台”不断搭建起来,瞄准的是多个环保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目前,在哈宜“母公司”引领下,江苏哈宜戴沃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哈宜中杰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专项技术公司先后成立,不仅引来市内一批优质企业的资金,还吸引了市外资金;不仅环保企业注资组建专项技术公司,还吸引了建筑工程、服装纺织等领域的企业投资环保领域。
目前,一个个“哈宜家族”的专项技术公司正逐步成长,在手订单业务量2亿元。其中,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宜环保研究院院长任南琪为核心的研发团队与环科园企业江苏鼎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组建的江苏哈宜鼎泽厌氧技术有限公司,依托哈工大在污水厌氧处理技术上的优势,以厌氧技术研究开发为核心,专门针对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精细化工废水等开发专用工艺技术和专用环保装备并推向市场,仅在广西承接的一笔业务就达5000万元。“哈宜模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产学研合作领域的一个示范案例,引起了一些央企和高校的关注。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对此模式产生浓厚兴趣,并就相关方面的合作展开了商讨;辽工大、西安交大等积极发挥自身在环保领域的学科优势,在环科园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和项目,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力图联合打造一艘产学研合作的“航空母舰”,共同为环保事业及生态文明发展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