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25 消息来源:科技日报
北京时间11月20日消息,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直以来让天文学家困惑不已的问题之一便是:地球的运行轨道为什么相对太阳赤道倾斜了7度。近日一项最新理论表明,在太阳系历史的活跃阶段,一颗偏离轨道的年轻恒星撞击地球,最终导致它的运行轨道与太阳赤道的存在角度偏差。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康斯坦丁·巴蒂(Konstantin Batygin)表示,在地球形成期,太阳附近存在一个恒星邻居。 临近恒星对地球产生的引力作用解释了为什么地球的运行轨道没有完全贴合太阳的赤道。康斯坦丁博士在期刊《自然》上发表的一片文章中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解释了太阳系外存在倾斜甚至反向轨道的行星的现象。 之前理论认为这种行星是宇宙灾难事件的受害者,其它行星的强大引力作用将它们推到怪异的运行轨道上。康斯坦丁博士却声称,年轻恒星很可能成群发展,并且周围存在盘状物质,临近恒星的引力作用将它们拖拽离开原本的赤道附近轨道。 康斯坦丁还计算了年轻恒星的原行星盘是如何被第二颗恒星拖开原本的赤道轨道。“我认为在银河系某处潜伏了导致地球运行轨道倾斜的‘元凶’。” 康斯坦丁博士补充说道,这颗恒星很可能在地球形成后消逝。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乔什·威恩(Josh Winn)认为康斯坦丁的理论“是完全可能的设想。”“最令人激动的便是我们能够测试这个理论的可信度,” 威恩表示他希望利用设备观测多行星系统以评估这项理论。 美国宇航局开普勒宇宙飞船目前已经测量了一个多行星系统,开普勒30的倾斜度,该行星系统里的三颗行星与它们的恒星赤道对齐。 当然,还存在很多恒星系统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恒星,比如我们最近的宇宙邻居半人马阿尔法星,它具有三颗恒星——其中一颗的行星大小与地球相当。“这将会是个绝佳的测试机会,天文学家将找寻半人马阿尔法星系统中的错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