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21 消息来源:常州市科技局
产学研合作既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佳途径,也是迅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腾飞的原动力。近几年,通州科技局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通过产学研项目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机构联建等方式,逐步把通州打造成为一个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兴区域。 一、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带动支柱产业发展。围绕产学研合作的重点——项目建设,通州科技局牵线搭桥,积极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项目合作,通过承担国家和省市各类科技项目,解决技术难题,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带动并促进了该区纺织服装、电子元器件、机械制造、生物医药、船舶海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近五年来该区共有92个科技成果获得市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4项。 二、实施人才合作培养工程,加快本地人才成长。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高层次人才的流动,培养和锻炼人才队伍。实施项目技术合作和人才引进,提高企业自主研发水平。同时,积极落实人才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帮助企业招才引智,为人才流通搭建平台。今年已组织福伦利、中联科技等8家科技型企业申报了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组织海鸥救生、辰星海洋等6家企业申报了市“创业创新人才团队”。 三、拓宽科技合作“主干线”,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积极引导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整合产学研资源,建立与高校院所的长期合作关系。近年来,通过定期组织存在技术攻关课题的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对接、邀请国内外专家和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等形式,先后帮助200多家企业与10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组织企业到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依托高校院所的优势,联合组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等平台建设,推动政产学研纵深发展。邀请专家教授到企业“把脉问诊”10余次,先后解决技术难题20余项,达成科技合作项目8项。截止目前,该区共建成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8家、市级64家。省院士工作站6家、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家、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家、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