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21 消息来源:泰州市科技局
建区15年来,高港区坚持把科技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强化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使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日趋明显。 作为一家成长型企业,榕兴敷料将发展思路定位在研制生产特种功能性医用敷料上,以新技术、新产品开拓抢占国内外市场。2005年,该企业研制出CAD医用抗粘敷料,2007年研制出海藻酸钙敷料,2009年研制出茶树油烧伤敷料及含杀菌剂的凡士林油纱,2011年,水凝胶敷料、水胶体敷料相继问世,这一系列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迅速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剂。每年,榕兴敷料都确保将销售额的6%-8%用于科研,今年还增资1000万元用于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褚省吾一语中的地道出了科技创新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近年来,高港区大力实施科技强区工程,先后出台了《高港区科技创新奖励办法》以及《高港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将创新型经济考核工作纳入了年度四个文明综合考核,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激励力度。2011年,高港区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03%,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6%,创新氛围逐步浓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9.68亿元,较2009年增长111%;专利申请量141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37件,专利授权量678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4件,分别比2009年增长152%、128%和380%,并首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的称号。今年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列统工业的比重达到了38.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35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02%。 作为国家教育部“蓝火计划”实施的首个城市,高港对人才有着异常强烈的渴望。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无论是处于中国医药行业榜首的扬子江药业,还是苏中天线、旺灵绝缘、口岸船舶等重点企业,都在用开放的视野集聚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招揽全球人才,主动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争当行业领跑者。五年前,中科院化学博士路显锋正是这样被吸引到扬子江药业,如今他已从一个普通的研发人员成长为企业的高管。 人才辈出、群贤毕至、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了引进高端人才,高港区积极开展各类产学研合作,推进各类产学研平台建设,通过与院士、教授、专家的密切合作,加快自主创新步伐。2012年6月2日,武汉理工大学泰州高技术产业研究院在高港正式揭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教授专家们将长期驻扎高港,深入企业,破解技术难题,不仅达到了地方与院校之间的“双赢”,也标志着高港在政产学研合作上迈出了崭新步伐。 截至目前,高港区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院士工作站2家。2011年以来,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76个,新建校企联盟26个、产学研联合体17个,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85项,转化科技成果47项,总投入13.2亿元,总产值60多亿元,全区大中型企业实现了研发机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