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联在线·新闻速递

报道最新产学研动态、政策、成效

逆势跨越:产学研合力共推兴化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16-10-21 消息来源:泰州市科技局

合作的力量远甚一切。

面对来势汹汹的多重危机,兴化市各行各业对此都深有感悟,产学研各方都空前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力度,并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迎来产学研合作高潮。

10月11日,在2012中国兴化金秋经贸科技洽谈会上,上海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兴化分中心、江苏星火特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查新中心兴化分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同时揭牌,与此相伴的是兴化市200多家企业首次在家门口赶了一回科技大集,并有130个科技合作项目、30家校企共建产学研联合体花落兴化。另外,在成果洽谈对接会及专家教授企业行期间,兴化市企业又与高校院所达成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协议9项。

近两年来,兴化市产学研合作的消息屡见报端。建立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已成为企业对抗国际金融危机、谋得创新发展的一剂“良药”。

兴化是江苏里下河地区的革命老区,近年来该市的不锈钢加工产业异军突起,并与精密机械铸造加工、脱水蔬菜加工一同成为全市三大支柱产业。然而,由于产业相对集中,企业竞争激烈,发展后劲受制于创新能力不足。

退潮补网,涨潮捕鱼。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兴化市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强调要充分发挥知识和科技的作用,不仅为渡过难关,而且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兴化市科技局陈万健局长表示,当前,兴化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全面提高经济素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更紧迫。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广泛吸引国内外创新要素向兴化集聚,是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兴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近两年来,兴化市科技局根据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特点对症下药,在全市范围内推进产学研“三重对接”,即重点产业与重点高校对接、重点企业与重点学科对接、重点产品与重点课题对接。

兴化合金公司原来只是一家普通的冶炼铸造企业,生产加工通用钢材,产品利润率始终得不到大幅增长。2010年,该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与东北大学共同开发了核电专用特种钢材,今年产品正式下线供应市场,企业每加工一吨钢材的净利润提高了3倍。

在产学研合作中发力的不仅仅是企业,兴化市政府也先后与国家钢铁研究总院、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省农科院、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东北大学等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结成产学研战略合作同盟。

陈万健介绍,从发展态势来看,产学研合作已经极大地推动了兴化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首先提高了开放配置科教资源能力。产学研合作极大地引导调动了国家级科研机构来兴化发展及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使兴化逐渐成为产学研紧密合作的热土。截至目前,兴化企业与省内外上百家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其次,产学研合作也催生了高科技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兴化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实现产值139.28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306%。今年9月兴化市政府出台121号文件,将从今年起每年拿出500万元建立科技孵化专项引导资金,以后每年递增20%,对企业科技创新给予专项资助。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产学研合作为企业引进了新技术和创新人才,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类科技计划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引导,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已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泰州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4家、外资研发机构2家。

205 次浏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