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联在线·新闻速递

报道最新产学研动态、政策、成效

江宁区2012年科技创新工作亮点纷呈

发布日期:2016-10-21 消息来源:南京市江宁区科技局

2012年,江宁区科技创新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市“八项重点计划”和区“五大行动计划”,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工作主线,突出重点、对标找差、自我加压、注重创新、整体推进,为打造南京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的基地区、先导区、核心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创业创新载体建设蓬勃发展 一是载体建设全面展开。成立了“三创”载体建设工作组,设立了专项资金,全力推进以紫金吉山、方山、江宁三个科技创业特区和东山国际企业研发园为核心的“三创”载体建设。全区启动建设“三创”载体项目46个,开工面积215.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7.3万平方米。其中 “三区一园”开工面积105.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2万平方米。 二是招商引智初见成效。积极开展科技招商活动,全区“三创”载体在谈各类项目逾200项,引进入驻孵化企业178家,90多项高端人才、项目、公共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已落户“三区一园”。 三是孵化器认定成效明显。精心组织区内创新载体申报认定孵化器、加速器等资质认定,南京江宁滨江科创园和J6软件创意园认定为省级孵化器,翠屏科创园、无线谷等7家孵化器被认定为市级孵化器,久大智能电网产业园被认定为市级加速器。 (二)政产学研融合发展迈向高端 一是政府着力搭建平台。成立了政产学研合作工作组,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和新格局,与省教育厅合作共建了江苏(江宁)大学科教创新园,成功创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二是创新互动合作模式。先后多次前往上海交大等多家高校院所,开展一对一拜访,寻求合作。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7项,成功举办了 “南京江宁东南大学日”等专场对接活动21场。 三是共建各类创新平台。启动建设南大科技园等5家大学科技园、智能电网传输技术等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两部一省科教结合“南京通信与网络产业创新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清华启迪科技园获大学科技园筹建认定,未来网络产业创新中心已经正式投运,成功创建“中国智能电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自主知识产权事业实现突破 一是鼓励高校、企业加强专利申报。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区战略,专利申请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截止到11月份,全区申请专利8423件,其中发明专利2521件,授权专利366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71件,专利申请量名列全市各区县第一,持续领跑全市。专利申请超50件企业达30家,超百件企业达6家。 二是推动区域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培育各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3家,其中省知识产权贯标示范单位23家,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家,获第14届中国专利奖3项,省百件优秀发明专利奖6项,成功创建“省知识产权战略示范区”。 三是扎实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织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活动5场,培训人员375人次。启动了江宁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及智能电网产业专利预警及战略规划项目建设,组织开展打击专利侵权和假冒专利行为专项行动4次,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四)区域创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提升科技投入产出绩效。全区财政科技支出预算达5.4亿元,占一般性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4.9%。推进“1+N”项目管理模式,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00多项,争取上级扶持经费近亿元。帮助60多家科技型企业申请贷款15亿元,争取科技银行贷款扶持4.6亿元,位列全市各区县之首。 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7家,累计达198家,约占全市总量的26%,居全市各区县第一,认定省民营科技企业132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30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1.5%。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智能电网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区”。 三是不断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新认定企业院士工作站1家,累计达14家;新认定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8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12家,累计组建各类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7家,其中市级以上达到133家。 (五)城乡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攻坚克难项目挤身国家队。全面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在通过国家科技部专家组中期现场考察的基础上,顺利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环保部等18个部委联席评审和答辩,被科技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功跻身国家队。 二是农村科技示范效应明显。重点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汤山翠谷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建设,汤山翠谷认定为市级农业高新技术孵化器。建设“百村万盏”节能示范社区13家,认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6家,建设完善农村科技超市分店和便利店6家,评选认定首届“创新型社区”6家。 三是科普知识宣传情暖民心。注重科普宣传与群众生活紧密结合,认定区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6家,组织和参与各类科普宣传活动24场。扎实做防震减灾预防工作,创建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3家,申报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家,被评为全省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147 次浏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