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21 消息来源:宿迁市科技局
2012年,在宿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宿迁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创新驱动战略和市科教优先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科技创新工作精彩纷呈。 (一)科技创新环境氛围进一步优化。为深入贯彻国家和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7月份,宿迁市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下发了《中共宿迁市委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意见》,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到2015年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三个翻两番”,高层次人才数量、专利授权数量、产学研合作校企联盟总数“三个翻一番”的工作目标,明确了在产业技术研究院、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创建、高企成长等方面的奖励和扶持政策。市政府出台了《2012年度宿迁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考核办法》,加强对各县区研发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考核,将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这一科技创新核心指标作为对县区考核的一票否决指标。各县区党委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沭阳县、宿豫区被命名为省创新型试点县区,宿豫区顺河镇被命名为省创新型试点乡镇,全市科技创新氛围进一步浓厚。 (二)产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取得突破。11月份,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江苏宿豫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江苏省宿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了宿迁市高新区建设工作零的突破。市软件园、沭阳智能机械科技产业园被批准为省级科技产业园。产业技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投资2亿元的苏北工业技术研究院研发大楼已正式启用,并配套建有专家公寓,截至目前研究院已与企业合作项目37个,其中10项已获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南京工业大学(宿迁)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启动第二批仪器设备采购,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实验室装修。南京农业大学(宿迁)设施园艺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泗阳)杨木加工利用技术研究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沭阳)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研究院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并开始发挥作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70亿元,较上年增长180%,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了18%。 (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扶持企业机制。为帮助企业应对复杂严峻经济形势,并积极探索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创新券制度,首期向500家企业无偿下发了2500万元的创新券。加大科技政策落实力度。组织科技政策培训18场次,累计培训人员800人次,科技政策落实企业数量较上年增长65%,科技税收减免额5400余万元。加大高企培育力度。全市新增21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企业入选省高企培育库。新增省级民营科技型企业109家,总数达到322家。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年新建立研发机构346个,基本实现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企业创新产出大幅增加。新增67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较上年增长近40%;1—11月份企业专利申请量达3142件,同比增长147%。 (四)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先后组织产学研活动39次,新建立稳定产学研合作关系72个,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12个,在农博会和苏北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约合作项目31项,组织开展“西北院校行”和“东北院校行”活动,与11所高校初步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286名,其中入选省“双创”计划人才19名、市领军人才49名。 (五)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成果丰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沭阳县被批准为省级知识产权战略区域示范县,宿城区也被列入了省知识产权战略区域试点县区,沭阳、泗阳和宿豫3个开发区获批省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园区。5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验收,4家企业获评“贯标”绩效评价先进单位。积极开展“护航”知识产权执法活动。全市共组织专项和联合执法14次,检查企业200家,检查商品20000件。宿豫区红星凯盛家居广场被列为省“正版正货”示范街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增加。截至11月份,宿迁市专利申请量达4153件,同比增长142.0%;专利授权量达1857件,同比增长158.7%。 (六)农业和民生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围绕11个苏北区域科技特色产业,新组织实施68个省级以上各类涉农科技项目。新增5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25家;全市已建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个、省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13家、农业科技型企业25个。2个县区的特色产业创新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支持,有效带动了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和农民致富;围绕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推进,组织实施市级农业科技项目18项,选派34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创新创业和科技服务,收到显著成效。围绕公共安全、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智能交通、防灾减灾等方面技术需求,组织实施省级社会发展科技计划3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