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138个院校

2020年09月02日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单位网址:https://www.cztgi.edu.cn/
其他高校
学校位于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常州科教城内,是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始建于1958年,2001年6月由国家级重点中专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设有创意学院、纺织学院、服装学院、机电学院、经贸学院、人文学院、创业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教学单位,设有45个专业。其中,“服装技术与管理”培训响誉全国,形成了显著的对外辐射与示范的品牌效应。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并受资助,完成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项目、江苏省教育厅教育教改研究“重中之重”课题等科研项目,并创新性地开展了乱针绣数字化处理技术项目研究工作。科研成果先后获中国纺织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新产品三等奖、江苏省水利厅科技成果奖、江苏纺织技术创新奖、常州市产学研优秀项目奖等。学校拥有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等十大部委联合定向支持建设、区域内惟一的国家动画无纸化公共技术教育服务平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部级6个,省级创新实训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学校还是中国纺织服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纺织服装产学研示范基地。

2020年06月22日

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

所在地区: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
单位网址:http://www.bjtucsj.org/
985系统院所 211系统院所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和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学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7年,学校正式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将围绕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建设“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学科领域。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12月,是由镇江市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和北京交通大学共同组建的正处级事业法人单位,总部设在镇江市高新园区南纬四路产业聚集区C16号楼。研究院以北京交通大学的技术,人才为依托,面向镇江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轨道交通,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设立重点试验室,工程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引进校友企业,与校友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继续教育基地。同当地企业共建,共研,建成企业和政府认可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检测平台,产生一批具有领先技术水平的产品,引导创办多家高科技企业。

2019年10月11日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省-盐城市-城南高新区
单位网址:http://www.yctei.cn/
其他高校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盐城地区第一所省属公办高职学院,也是盐城唯一的全面服务地方经济主战场的省属优秀示范性综合型高职学院。办学50多年来,特别是建院10多年以来, 学校树立“以生为本,生生皆可成才”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盐城地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助推器。近年来,学校积极策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构建促进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高质量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有力推动了学校向一流高职院校迈进。

2019年07月09日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所在地区: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单位网址:http://www.hust-wuxi.com
其他院所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10月,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无锡市人民政府、惠山区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研究院围绕数字装备、机械、新能源、电气、大数据、光电等产业领域,瞄准航空发动机高性能零部件制造技术、先进机器人技术与高端制造装备等领域,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装备与技术,建立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顶尖人才领衔的创新团队为核心,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服务、人才集聚和投资孵化为一体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2015年10月研究院加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研究所。

2019年06月10日

南京晓庄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单位网址:http://www.njxzc.edu.cn/
其他高校
南京晓庄学院是南京市属全日制公办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27年3月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与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2014年10月,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并入。学校现有方山、莫愁两个校区和省级文保单位“行知园”(含陶行知纪念馆),校园面积近1500亩。学校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幼儿师范学院、文学院、商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食品科学学院、环境科学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等16个专业学院;设有56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籍本科学生180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26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60人,博士学位者276人;另有兼职教师200余人、境外教师近20人,柔性引进学科带头人10余人。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方面,学校为江苏省2017-2023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现有4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9个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建有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络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各1个。近五年来,学校150余个科研项目获得“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等基金立项;60余项科研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等高层次奖励,师生发表(收录)在SCI、EI、SSCI、CSSCI上学术论文达1000余篇。

2019年05月08日

西安交大苏州研究院

所在地区: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
单位网址:http://www.xjtusz.com
985系统院所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是苏州市人民政府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共建的副厅级教育科研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研究院于2004年5月,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挂牌成立,目前注册资金为6666.68万元人民币。苏州研究院是西安交通大学在苏州建设中外合作办学基地、教育培训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社会,苏州研究院按企业化、市场化模式运行,实施实验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一体化联动发展,注重为地方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注重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苏州研究院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毗邻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院体系校园总占地面积超过200亩,资产总价值超10亿元人民币。苏州研究院还是江苏省注册科技单位和苏州市内资引进的A级科研机构,具有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973项目资质。与研究院一体化发展的西安交大纳米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苏州),2013年进入国家首批2011协同创新计划——苏州纳米科技创新中心。研究院、纳米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拥有实验设备2000万元。苏州研究院拥有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研究中心、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苏州中心、江苏省3D打印工程中心、西安交大苏州新材料研究中心、苏州新能源研究所、江南电梯苏州自动化研究中心、苏州升降机研究中心、苏州电动车与系统控制研发中心、西安交大苏州研究院金融研究所、生物纳米医药重点实验室等19家,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联合建设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团队,拥有1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9个苏州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这些机构拥有专职和兼职研究人员200余人,近5年承担着国家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苏州市工业攻关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企业课题共206项,科研平台建设资金和项目经费上亿元人民币。建立有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苏州工作站,院士和博士后人员进站开展工作。近年来,已经有610多名研究生从苏州研究院毕业。2009年,西安交大研究生院(苏州)成立,与苏州研究院一体化发展。目前,在研究院和研究生院(苏州)在职、全日制就读,或开展科研的西安交大博士生、硕士生超过1300名,目前,苏州基地有苏州专职、“双聘”和本部研究生导师二百名。在未来的3到5年时间内,在苏州学习的研究生规模将逐步达到2000人。

2018年07月04日

安徽工程大学

所在地区: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
单位网址:http://www.ahpu.edu.cn/
其他高校
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建设高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学校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br /><br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8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150余万册。现有教职工近1300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学校聘请一批包括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引进“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领军人才,50余人被选拔为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拔尖人才、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br /><br />学校现有学科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本科生培养方面,有6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2个;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研究生培养方面,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工程硕士领域,建有省级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和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教学案例推广中心。目前,学校与芜湖市人民政府共建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打造“国际化、工程化、企业化、多元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孵化基地;与美、英、法、德、意、韩、泰等国和台湾地区的近20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活动。

2017年02月28日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所在地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单位网址:www.jgri.gov.cn
其他院所
江苏省产研院石墨烯材料研究所依托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建设,该研究院由常州市政府和武进区政府共同建设,座落在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围绕材料、光电子、能源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重点开展石墨烯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工程化技术研究、下游应用研究、仪器设备研究、标准及检测技术研究等,推动石墨烯在国防、民用方面的应用。拥有研发及孵化场地14000平方米,仪器设备原值1800万元。研发团队现有108人,其中专职人员48人。

2017年02月16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所在地区: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
单位网址:http://www.xauat.edu.cn/
其他院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现有雁塔、草堂两个校区和一个科教产业园区。雁塔校区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古城墙;草堂校区坐落在秦岭北麓,毗邻千年名刹草堂寺;华清科教产业园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东开发区幸福林带南段,东依景色怡人的浐灞生态园;两校区和产业园区总占地4300余亩。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1956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市政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市政类学科精华,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是新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本科学制的建筑类高等学府,我国著名的土木、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1959年和1963年,学校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现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陕西省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br /><br /><br />经过并校60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一所以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被国际建筑师协会(UIA)授予建筑教育特别贡献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学校党委*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br /><br />学校是国务院批准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省级重点学科34个。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兼具博士后流动站),二级学科博士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具有9种类别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获准17个领域。博士点涉及工学、管理学2个学科门类,硕士点涉及工学、管理学、理学、艺术学、哲学、法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

2016年12月29日

太仓光电技术研究所

所在地区: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
单位网址
211系统院所
发射点

2016年12月29日

太仓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所在地区: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
单位网址:www.tcict.ac.cn
中国科学院系统院所
太仓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5月,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太仓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主要围绕智能工业服务平台、工业大数据分析、智慧工厂、数字文化产业装备等新兴产业进行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并积极推进和实现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人才培养及公共服务等。我院是江苏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的核心支撑单位、江苏省产学研重大创新载体、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STS)计划实施单位,先后获批“江苏省数字文化与创意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苏州优秀产学研创新载体”、“苏州市工业设计与3D打印公共服务技术平台”;“江苏省工业设计融合发展平台”、“苏州市新型研发机构(A类)”等称号,通过苏州市科技服务机构备案并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目前,我院正围绕江苏省在新时期提出的“科技创新”及太仓市建设 “1115”现代产业体系,对“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展开重点研发工作,成为服务于地方智能制造的工业技术研究院,并在相关产业领域孵化科技创新企业。

2018年12月17日

淮阴工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
单位网址:http://www.hyit.edu.cn/
其他高校
淮阴工学院为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升格为本科高校,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540余人,博士、硕士近1100人;研究生导师近200人,企业导师70余人,兼职博导10余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中组部人才计划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省特聘教授1人,省“333工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近200人次,双聘“千人计划”“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8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有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5个,省品牌专业3个,省级卓越计划专业10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实验教学共享平台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1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19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28个,其中优秀研究生工作站3个。2016年以来,学校学生年均考研达线率22.7%以上,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数量与层次在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人才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2015年以来,科研项目总经费达2亿多元,承担国家自然基金7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项,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63项;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1项、省部级获奖18项、市厅级获奖217项;获批专利534项,其中发明158项;论文成果被SCI(E)、EI、ISTP收录414篇,SSCI收录6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135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新华文摘等转载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