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线上对接平台

-
我要发布

施季森

所在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
服务产业领域:

吴皓

所在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1.中药炮制解毒增效的科学内涵和炮制工艺合理性研究; 2.中药海洋药物的作用及效应成分研究;
服务产业领域:生物技术与医药
在科研上,主持承担并完成国家“863”高新技术、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 项、省部级项目8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进步奖5奖。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2 项,国家中药新药临床批件4 项,保健品批件2项。发表科研论文210多篇,他引次数1200多次。目前正在承担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6项,研究经费2600多万元。在科研上,主持承担并完成国家“863”高新技术、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 项、省部级项目8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进步奖5奖。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2 项,国家中药新药临床批件4 项,保健品批件2项。发表科研论文210多篇,他引次数1200多次。目前正在承担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6项,研究经费2600多万元。
了解更多

狄留庆

所在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中药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服务产业领域:生物技术与医药
本人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剂学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中药学中药制剂分离过程与创新剂型学术研究方向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中药高效给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市中药微丸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培养对象。兼任国家新药、保健食品及化妆品审评委员、国家执业药师考试中心特聘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和江苏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承担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选论等课程教学,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全国制药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副主编新世纪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药药剂学》,参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专论》等。担任中草药等期刊编委工作。长期从事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应用与评价研究,主持国家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教育部重点研究以及江苏省自然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9项;主持新药开发1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项,发表学术论文250多篇,其中SCI收录26篇,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名。
了解更多

蔡宝昌

所在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中药炮制理论和机理研究 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炮制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研究
服务产业领域:生物技术与医药
主编国家级教材《中药炮制学》、首部研究生教材《中药炮制学选论》、首部《中药炮制工程学》及留学生教材和中英文著作17部;主持国家及部省级课题3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 3项首席专家);与研究生一起发表论文800多篇,SCI论文100余篇;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及部省级奖19项,开发新药9项,专利37项;承担了国家药典的37项中药饮片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智能化中药煎药机获国际标准;“智能化中药饮片炮制设备及其信息化管理系统QSMES V1.0”,被国家4部委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填补了该领域空白。2008年创办南京海昌中药集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中药制药装备及饮片领域唯一3次有效候选人)。
了解更多

汪志君

所在单位:扬州大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
服务产业领域:

陶俊

所在单位:扬州大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
服务产业领域:

陈国宏

所在单位:扬州大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
服务产业领域:

肖鹏

所在单位:扬州大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
服务产业领域:

朱俊武

所在单位:扬州大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
服务产业领域:

王金玉

所在单位:扬州大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
服务产业领域:现代农业

朱金荣

所在单位:扬州大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
服务产业领域:

方宇

所在单位:扬州大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
服务产业领域: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环保;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