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年月:
1975-02
性别:男
毕业院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学位:博士
工作部门: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工作单位:
河海大学
职称:教授
职务:常务副主任
专家类别:技术专家
所在地区: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邮政编码:
详细地址: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
单位性质:211系统院所
主要服务产业领域: 能源环保
研究方向:流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
依托研究平台: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微生物研究所
推荐专家情况:
简述主要科研能力、成绩与成果:围绕流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等课题40余项。
在水生态修复方面,构建了“监测-评估-诊断-重构-管护”的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体系,相关成果应用于长江流域三江源、三峡、汉江、洞庭湖、太湖、秦淮河等十余个河湖系统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发明创业成果奖一等奖。
在流域水环境治理方面,提出了流域污染源解析技术、环境容量核定技术和河流水质提升技术体系。相关技术应用于苏州张家港、莆田木兰溪、厦门九溪、无锡梅梁湾、六安淠河、盐城西潮河等60余条河道治理中,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励。
在区域污水近零排放与资源化利用方面,建立了污水厂稳定运行保障技术、污水深度/再生处理技术、污水消毒处理技术和区域污水近零排放智慧决策技术,相关成果应用于全国60多家污水处理厂,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中国侨界贡献(创新成果)奖等奖励。相关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入选全球前10万名顶尖科学家、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环境领域顶级国际期刊《Water Research》2019-2021年高产出作者排行榜等榜单。
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6项(47项排名第一)、国际PCT发明专利3项(排名第一),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排名第一),专利技术转让与应用14项,在江苏、福建等七个省份的河流治理和污水处理工程中得到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6)、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一等奖(1/6)、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7)、中国侨界贡献(创新成果)奖等奖励。
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首批国家环境保护青年拔尖人才(2014)、江苏省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14)等计划,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和江苏省创新团队等组织核心成员。担任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节水与水处理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水利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青岛国际水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为国际水协会、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水利学会等会员
简述主要咨询专长与案例:在优势学科的支撑下,深化产学研结合,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重大课题、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为依托,建立了“科学问题导引、重大课题支撑、科研成果激励”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以工程研究为手段,以现场示范为验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思考能力。积
极与相关流域机构、环保科研及设计单位建立协作关系,与22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创新实践平台,成果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建设第二课堂,依托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长委水文局、江苏省太湖水质监测中心站等平台开展实践教学,推动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和学生创新成果的提升,近五年来承担创训项目共计38项,在各类国家、省部级竞赛、发表论文、授权专利等方面取得62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