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
26767项成果

2015年07月17日

中低压余汽回收热泵系统

成果编号:11087
装备制造
我国工业企业中,大量存在着中压、低压使用过的乏汽,这些蒸汽在进行了工艺过程后,压力和温度下降,其品质不能满足工艺过程使用,往往被直接排放或者凝结收集其凝结水,造成了蒸汽本身所含有的热能损失;即便是进行了回热换热,其能量利用等级也大大下降,例如建材和管装行业中。 本技术通过对工艺过程各压力等级蒸汽进行分析和优化,利用新近开发的在线可调试热泵技术,对中低压工业余汽进行回收、增压和再利用。目前已经开始在管装行业推动现场运行,不但回收了原本大量排放的余汽、减小了高压釜、养生池来自锅炉蒸汽的消耗量,减小了环境影响,而且工艺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半自动化运行、提高了高压釜操作安全系数。

2015年07月17日

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CIGS)

成果编号:11085
能源环保
铜铟镓硒(CIGS)太阳电池是新一代高效率、低成本、可大规模工业 化生产的薄膜太阳电池,被誉为最有前途的太阳电池之一。

2015年07月17日

一种复合式深水抗风浪网箱

成果编号:11084
现代农业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抗变形、耐腐蚀,可适应较大风浪和恶劣海况条件的复合式深水抗风浪网箱。

2015年07月17日

竹浆纤维纺织品染整加工关键技术

成果编号:11082
新材料
项目针对竹浆纤维漂白半制品白度不高、混纺交织物染色工艺流程长和同色性不好、缺乏功能性等问题,研发了节能环保的低温漂白新技术、匀染和高色牢度染色技术及混纺交织物一浴一步法短流程染色技术、抗皱剂、抗紫外剂、阻燃剂、硬挺剂等整理剂及其功能整理技术。与本项目关联的研究成果曾获得2011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5年07月17日

家纺床品设计数据库的开发及应用

成果编号:11080
其他
通过研究开发“家纺床品设计数据库”,使家纺床品企业能高效利用信息库资源,使企业摆脱过去依赖于传统床品设计查阅资料的方式,也使床品设计进入一个数据库技术的阶段,对于提高家纺床品设计的国际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变革。本研究项目共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相关床品近千幅图例,研究成果应用于家纺企业床品设计信息化领域,将从根本上提升家纺企业床品设计水平,使之跟上信息化时代步伐,进一步推动家纺产业向深度和广度的快速发展。 成果技术原理:以家纺床品设计基础性研究为突破口,采取科学与实用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把家纺床品设计进行有效地归纳和整理。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创建家纺床品风格数据库、创建家纺床品加工工艺数据库、创建家纺床品图案题材数据库以及应用技术,并开展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

2015年07月17日

海水养殖动物重要细菌病诊断及免疫技术

成果编号:11078
现代农业
淮海工学院海水养殖动物病害与免疫学团队,针对海水养殖业面临的集约化程度高、疫病流行严重、病种繁多,生态安全系数低等诸多问题,瞄准江苏省海水养殖的区域发展需求,对海水养殖生产中发生的主要细菌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快速诊断及免疫预防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将成果进行推广应用,为海水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其他
技术问题的提出背景:人体数据是制衣依据,是服装行业的公共资源。一直以来人体数据是随各企业生产需要分别累积,企业间相对封闭现状,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形成资源利用率极低,浪费极大;与国外服装强国相比,由于我国测量硬件技术落后和多地域特点形成数据采集难度等的原因,使我国占世界第一位的人体资源未能有效地建设利用,反而变成该资源短缺的国家…本项目的设立和研究开发既是解决具有产业共性的基础设施缺乏问题,也为我国从服装大国成为强国奠定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更为行业“十二五”期间,实现智能化人体信息数据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2015年07月17日

依偌沙星抗肿瘤老药新用

成果编号:11074
生物技术与医药
依诺沙星(Enoxacin)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依诺沙星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受体,抑制DNA 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其抗菌谱广。依诺沙星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高,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产酶流感嗜血杆菌和莫拉菌属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对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具有良好抗微生物作用,对结核杆菌和非典型分枝杆菌也有抗菌活性。帕珠沙星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和分枝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依诺沙星有辅助小核酸干扰(siRNA)或/和内皮抑素的联合抗肿瘤效果,作为一种临床上肿瘤病人常用的药物,依诺沙星除了抗菌作用外,还具有辅助抗肿瘤效应,可以申请肿瘤联合治疗的一种新适应症,对癌症病人联合治疗提高疗效,特别是提高肿瘤病人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PFS)特别重要,况且肿瘤病人常伴随炎症,使用抗生素对他们来说不存在滥用问题,他们首先的问题是提高抗肿瘤效果和提高生存率。

2015年07月17日

中药增强富硒双歧杆菌

成果编号:11073
生物技术与医药
中药增强富硒双歧杆菌 国家批准的含双歧杆菌的微生态制剂中的活菌数的国家标准为不低于1.0×107CFU/g。本项目通过中药增强培养的双歧杆菌,活菌数提高到国家标准用于胃肠道功能调节药物常规使用剂量的100倍以上,并且通过改变菌株的兼性厌氧特性,使双歧杆菌活菌本身的质粒电融合改变了兼性厌氧性能,从而制备的肠溶胶囊或冻干粉用于肿瘤病人肠道菌群调节和增加免疫能力,同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与内皮抑素联合使用、与抗生素依诺沙星(老药新用)联合使用,可以明显延长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存期。可以申请临床研究。 中药增强富纳米硒有机硒双歧杆菌肠溶胶囊或冻干粉,动物实验证明有改善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血糖水平,改善急性肠炎的症状。可以申请糖尿病保健食品 中药增强富硒高活菌数双歧杆菌肠溶胶囊或冻干粉,通过转导内皮抑素、白细胞介素II、TRAIL基因、GCSF基因,形成了转基因双歧杆菌,动物实验证明,对肿瘤的抑制效果明显,用于转基因食品特定用于肿瘤病人。

2015年07月17日

肿瘤凋亡抑制基因不对称小核酸干扰药物

成果编号:11071
生物技术与医药
国家一类生物制品临床前肿瘤药物项目,已经初步完成GLP实验室的药效、急毒、分布实验,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国际PCT专利。国内无类似项目,需要科研经费1000万申请一期临床批文 本课题已经在体外和体内动物实验中证明不对称小核酸干扰的抑制效果明显比对称的siRNA高,采用本品Bcl2和MDR的RNA干扰已经能分别有效抑制Bcl2或MDR基因的表达,逆转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能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动物抑瘤率已经达到50-80%,无明显毒副作用,稳定性比较好,有明确的靶向肿瘤分布特性,作用机理明确,研究基础扎实,已经委托上海医工院、江苏省药物研究所、上海肿瘤所分别完成了部分药效学、药物分布和急性毒性实验验证。委托上海肿瘤研究所的实验表明本品有很好的靶向分布性,注射后24小时大部分分布在肿瘤内。有望成为具有靶向肿瘤生长相关基因的基因治疗新药。

2015年07月17日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研发

成果编号:11070
电子信息
交通事故是中国儿童伤亡的一个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加以及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汽车安全碰撞研究所具备从设计研发到试验测试的整套车载儿童座椅研发能力,安全碰撞实验室拥有CNAS资质,可以进行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系列试验、安全带和气囊系列试验,科研成果曾获国家及部委等多项奖励。

2015年07月17日

加速台车系统

成果编号:11069
其他
实车碰撞是检验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但实车碰撞试验费用较高。对某些零部件或系统性能的检验,如安全气囊、座椅、安全带或儿童约束系统进行产品设计验证和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时,采用实车碰撞试验的投入是无法承受的。气动-液压伺服控制加速型台车系统,可以再现实车碰撞的动力学过程,用非结构破坏的方式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可以反复对被试系统进行动态冲击强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