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
26767项成果

2015年07月24日

II型糖尿病新药的创制

成果编号:12079
生物技术与医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的老龄化发展趋势,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4亿,对于糖尿病药物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的人类最新十大死因显示:糖尿病的排名已上升至第八位。目前,全球约有3.8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近90%为Ⅱ型糖尿病。目前治疗II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以及米格列醇,也是目前销售额较高的II性糖尿病治疗药物。相对于已上市药物,本项目发展的具有全新结构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具有高活性(是已知药物的1000倍以上)、低毒性的特点。目前已经完成动物实验,将要开展药效及临床前研究。

2015年07月24日

苯并咪唑酮类颜料中间体制备新工艺

成果编号:12078
新材料
5-氨基-6-甲基苯并咪唑-2-酮(AMBI)、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AABI)等产品是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中间体,用于多种有机颜料的合成,同时也应用于染料、医药等领域。具有色光鲜艳、色谱齐全、着色强度高、耐光性优异、耐热性、耐溶剂性和耐迁移性好等优点。其中AMBI不仅可用于多种有机颜料如C.I. P064等的合成,同时也应用于染料、医药等领域。
新材料
项目首次采用纳米凹凸棒石表面处理、原位聚合改性、尼龙活性料动态离心浇铸等技术,克服了现用金属轮易锈蚀、表面结冰打滑和磨损钢索等缺陷,解决了普通MC尼龙轮存在的尺寸稳定性和耐热性不足、承载能力低等技术难题,具有高强度、高耐热、耐磨损、重量轻等优势,满足国内外额定速度2.5m/s~4m/s、载重5t以上高速重载电梯市场要求,技术国际先进,填补国内空白。

2015年07月24日

西坦系列药物制备新工艺

成果编号:12076
生物技术与医药
老年性痴呆(AD)是一种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要表现,伴有其他认知功能损害的获得性智能减退。老年性痴呆主要分为脑血管性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型痴呆,混合型和其它型,其中有50-70%是阿尔茨海默型痴呆。近来随着平均寿命和老龄人口增加,开发治疗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衰退药物成为医药科学迫切需要。奈非西坦是日本第一制药公司研制的西坦类促智药,其可通过对大脑皮层的作用增强认知能力和防止学习、记忆的损伤,不具有毒草碱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特性,也不抑制乙酞胆碱酶活性,因此它的抗遗忘和增强记忆的作用是通过提高大脑皮层乙酞胆碱释放而发生的。乙拉西坦,是比利时联合化学公司开发的西坦类促智药,对记忆缺损疾病疗效较高,同时具有抗惊厥和抗癫痛作用。

2015年07月24日

氨基丁醇合成新工艺

成果编号:12073
生物技术与医药
(R,S)-2-氨基丁醇可作为重要中间体生产具有生物活性的丁醇衍生物。(R,S)-2-氨基丁醇还可用于制备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和硫化促进剂,酸性气体吸收剂等。经过拆分后得到的(S)-2-氨基丁醇,是合成抗结核药物盐酸乙胺丁醇的重要中间体。

2015年07月24日

5-甲基吡嗪-2-羧酸合成新工艺

成果编号:12072
生物技术与医药
5-甲基吡嗪-2-羧酸用途非常广泛,作为一种重要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第二代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格列吡嗪(Glipizide),新一代长效降血脂药阿昔莫司(Acipimox)以及治疗结核病的有效药物 5-甲基吡嗪-2-羧酸甲酯(PAE)。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医药行业对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国内厂家技术落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探求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对于促进我国医药行业发展以及满足相关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5年07月24日

光引发剂185的合成新工艺

成果编号:12071
新材料
光固化技术是20世纪出现的新型绿色技术,在北美辐射固化国际会议上被评定为:高效、适应性广、经济、节能和环境友好。光引发剂是光固化技术体系的主要成份,对固化体系的灵敏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塑料、金属、纸张上光涂料、胶黏剂和印刷油墨等领域。近年来新型光引发剂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展到其它领域,如在电子、生物材料行业也有巨大应用前景。据统计近10年来,国外光引发剂用量年增长率为8.1%;国内UV固化产品年增长率达35%,光引发剂用量也得到同比增长。185是一类新型高效光引发剂,具有紫外吸收范围广、贮存寿命长、无黄变等优点,已经逐渐取代了老一代产品,其市场年增长率为15%~20%,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项目研发了光引发剂产品185合成新工艺,并且将其扩大进行中试生产,最终实现工业化。

2015年07月24日

农药甲氧虫酰肼关键中间体生产

成果编号:12068
生物技术与医药
甲氧虫酰肼属于酰肼类拟脱皮激素类杀虫剂,该类杀虫剂是近年来国际、国内农药公司开发的热点之一,目前已有罗姆哈斯公司的RH-5849,RH-5992等,日本农药公司开发的ANS-118等五个品种商业化。不仅毒性低而且对目前农业上难治的甜菜夜蛾、小菜蛾、棉铃虫、潜叶蛾等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用药成本及药效明显优于常用农药,具有高效、适应作物广泛、使用安全等诸多特点,是替代高毒农药的优良品种之一。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氯为制备甲氧虫酰肼(美螨)的关键中间体,若能尽快投产并推向市场,必将创造较大效益。

2015年07月24日

铁催化剂在α-烯烃制备中的应用

成果编号:12067
新材料
α-烯烃是指双键在端基的烯烃,是近四十多年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化工原料, 主要应用于聚烯烃共聚单体、洗涤剂、增塑剂、油性剂、羰基醇、润滑油及添加剂等。α-烯烃按照碳数划分应用范围,较低碳链α-烯烃如C4(丁烯-1)、C6(己烯-1)和C8(辛烯-1)用作HDPE和LLDPE生产用共聚单体,占总消费量50%以上,可改善PE密度,提高其抗撕裂和拉伸强度。C8~C18的馏分主要是合成高级润滑油基础油的原料;烯烃经羰基化反应制备的C7~C11醇是重要的增塑剂中间体,而加入了这类增塑剂醇的PE制品,具有非常好的低温柔软性、加工性、室外耐候性更好。C11~C14的α-烯烃经羰基化制得洗涤剂原料,而C12-C18主要用于合成生物相容性洗涤剂;C16~C24烯烃可用于添加剂在润滑油和钻井中。不仅如此,α-烯烃还是合成其他精细化学品的基础原料。

2015年07月24日

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碳酸酯

成果编号:12066
新材料
国内外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主要集中于微生物合成的聚羟基脂肪酸酯(PHB、PHBV等),化学合成的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等脂肪族聚酯,它们不同程度存在生产成本高、性能不够完善等缺点,限制了其在薄膜领域的大规模推广、使用。 脂肪族聚碳酸酯是另一类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新型材料。本项目通过研制高效缩聚催化剂,很好地解决了难以制备高分子量脂肪族聚碳酸酯的技术难题,首次以廉价的碳酸二甲酯和丁二醇通过绿色环保的“非光气法”制备出高分子量脂肪族聚碳酸酯,首次在7500吨/年聚合装置上顺利完成放大实验,制备出各项性能达标的高分子量脂肪族聚碳酸酯,并吹塑出透明性好、力学性能优异、价格低廉、气体阻隔性好的全生物降解薄膜,项目技术成熟度较高。与现有可生物降解薄膜相比,本项目研制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碳酸酯及其薄膜优势明显,有利于拓展该材料在包装膜、农用膜等领域的应用。

2015年07月24日

可膨胀石墨阻燃材料制备技术

成果编号:12065
新材料
因采用B3易燃保温材料导致央视、上海静安大火,国家已将保温材料防火等级提高。而含卤阻燃剂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及含卤有毒、害气体,易造成二次灾害,故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的研究倍受瞩目。可膨胀石墨(EG)为无卤环保阻燃剂,阻燃性能高,单独使用氧指数高于APP,IFR,极限氧指数可达28.4%。含可膨胀石墨的PE及聚苯乙烯等可制备低密度泡沫材料,可有效增强塑料防火性能,在较低堆积密度下达到同等级热绝缘性,在火焰中不产生有毒气体、酸雾、烟等,可广泛应用于建筑隔热、阻燃。

2015年07月24日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产业化

成果编号:12063
新材料
针对未来光电显示技术向柔性化、超薄化和可穿戴化方向发展对柔性高耐热聚合物基板材料的需求,中科院化学所开展了新一代柔性LCD和OLED显示器用高透明聚酰亚胺(PI)薄膜的研究,突破了PI薄膜无色高透明化的结构调控与制备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无色透明性PI薄膜专用树脂的中试生产技术,初步实现了透明薄膜在生产线上的连续化制备。 无色高透明性PI薄膜作为新一代柔性封装基板可代替传统的硬质玻璃基板用于新一代柔性LCD和OLED显示器以及柔性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并且在触摸屏、电子纸、智能卡、电子标签以及光学传感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