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
26767项成果

2015年08月05日

超质高强绝热纳米碳气凝胶关键制备技术

成果编号:12510
新材料
超轻高强绝热纳米碳气凝胶关键制备技术包括石墨烯气凝胶关键制备技术和碳纳米管气凝胶关键制备技术。获得的超轻高强绝热纳米碳气凝胶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密度?50 毫克/立方厘米;热导率?0.025 瓦/(米?度)压缩强度? 1.0 兆帕;无氧耐热温度 2000℃;有氧耐热温度 500℃。 本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等科技计划支持;获得的碳纳米管气凝胶和石墨烯气凝胶有望在航空航天等关键部门的高、低温隔热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2015年08月05日

高性能碳纳米管纤维

成果编号:12509
电子信息 新材料
碳纳米管纤维是新一代的碳基特种纤维,具有轻质、高强、高韧及功能多样化等特点,在航空航天、国防装备、工业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项目成果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能够实现碳纳米管纤维批量制备的国家,受到广泛关注

2015年08月05日

氮化镓材料外延技术及新一代显示

成果编号:12507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新材料
激光显示技术是继黑白显示、彩色显示、数字显示之后的第四代显示技术,它具备大色域、高分辨、低功效、长寿命等优良特性,已经广泛获得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一致认可。世界各国都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和产业化开发,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已经从技术萌芽阶段过渡到产业增长阶段。据美国权威专业媒体laser focus world预测,2014年前后,激光显示将在全球形成年产值570亿美元的产业规模,2015年以后将达到1000亿美元。

2015年08月05日

机场场面监视雷达

成果编号:12491
电子信息
本项目获得国防科工局军用技术推广专项支持,针对机场实际需求,充分借鉴军用雷达成熟技术,突破X波段波导裂缝天馈线技术、全固态发射、全相参接收等关键技术,目前完成样机研制和试验验证,通过项目验收。机场场面监视雷达系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该项目成果性能、指标、可靠性国内领先。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价格低、维护方便等优势。该成果的规模应用,可促进我国民航机场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显著提高。

2015年08月04日

甲烷催化燃烧技术

成果编号:12483
能源环保
甲烷催化燃烧技术的原理是甲烷和空气进行预混和后,均匀通过高活性、高热稳定性的催化材料床层,在催化材料表面进行的甲烷完全氧化。与常规火焰燃烧相比,该技术空燃比可控,燃烧过程稳定,排放尾气中NOx浓度低于10ppm,可用于工业燃气锅炉和民用燃气装置的低氮燃烧以及煤矿矿井乏风和焦炉气等低浓度甲烷(0.1-1.0 vol. %)的利用。应用领域主要包括NOx排放限值日趋严格的钢铁、有色、机械、化工、玻璃、陶瓷、锅炉、垃圾焚烧等行业中的工业燃气锅炉、民用燃气装置(燃气灶、壁挂炉)的改造升级,煤层气、焦炉气、乏风利用等。

2015年08月04日

水利环境在线监控与安全预警智能系统

成果编号:12470
能源环保
技术系统基于“一星”、“两网”、“3S信息”技术,构建“5M技术仿真测控系统”,包括:水文水资源模拟测报系统、水文气象测报系统、水文泥模拟测报系统、水文水质模拟测报系统和水利环境灾害测报评估系统,建设有7ISP: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包括:社会门户信息共享平台、政府信息共享平台、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区域经济信息共享平台、国际专业化信息共享平台、学科领域信息融合共享平台、安全环境应急决策信息平台。系统主要针对流域环境和重大水利环境工程的背景建设,对不同的流域环境条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环境、江河湖泊环境变化以及不同用户群体,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相关技术建设方案配置。

2015年08月04日

泥沙聚沉及泥水分离技术

成果编号:12469
能源环保
该技术是一种专门针对河湖清淤、围海造地、港口水利等工程中泥水分离要求而研制的泥沙聚沉技术与产品。水沙分离技术是将FSA泥沙聚沉剂加入到待处理水体中,应用管道水流紊动技术将FSA充分均混在含沙含泥水体中,使水体中的微细颗粒聚合,为其脱离水体创造条件,工艺方法,依据工程目标取定。对于含水率高达95%以上的泥浆,如河湖清淤、和工程建设中的低含固率泥浆,泥水分离经过FSA调理后直接采用泥水分离设备机械脱水实现泥水分离。
能源环保
江河湖泊水质净化技术系统是单项水质处理技术的集成。该系统整合了单项水质净化技术而成的“混凝微生物生态水质净化集成系统”的技术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其技术的综合优化应用,利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产品“泥沙聚沉剂”进行混凝净化处理,实现液固分离,利用固定繁衍微生物进行再处理,取出溶解态污染物后再利用动植物生态处理水质,实现快处理与慢处理相结合、物理化学处理与微生物处理相结合,并构建一个动植物生态共代谢水质净化系统进行最终的水质净化和修复,特别适应大江大湖水质净化技术。

2015年08月04日

手持式激光测距仪与快速激光扫平仪

成果编号:12467
装备制造
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旨在解决脉冲式激光测距仪体积较大,精度相对较低,功能比较单一的缺点,使用相位式激光测距原理实现0.2~60m 短距离的非接触便携式快速测量,精度达到±2mm。激光扫平仪是在传统光学扫描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激光扫描仪器,它具有更高的扫平精度和更远的作用距离,而且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和灵活。两个产品都取得了发明专利。

2015年08月04日

语义信息网络的建模、管理与服务

成果编号:12466
电子信息
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非结构化数据管理”(60688201)的资助下,针对现实实体语义信息的网络化结构特点,围绕“如何有效地刻画、获取、管理网络化语义信息,提供以语义查询和检索为核心的基础语义信息服务”这一实现智能化软件与信息服务规模化生产所必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基于前期在演绎数据库系统方面的研究基础,设计了新型语义数据模型——“信息网模型”和相应的数据操纵与查询语言,研究了从原始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中获取复杂实体与关系的创新方法,以及查询处理和检索优化的关键技术,构建了语义信息网络管理系统INM-DBMS,并以此为基础采用“DB+IR”的思路研制了新一代智能语义搜索引擎——天罗地网。
电子信息
本成果针对网络化软件需求工程所面临的新挑战,采用整体创新思想及学科交叉研究途径,在需求元建模方法、语义互操作基础理论、工程方法、国际标准、应用示范平台、企业与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科学研究与开发。着重研究需求元模型,并在需求元模型的指导下研究面向大众的需求获取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针对大众需求个性化、多元化、易变等特征,运用抽象的手段,从角色R(Role)、目标G(Goal)、流程P(Process)和服务S(Service) 四个要素展开建立RGPS需求元建模框架,为需求获取与分析、建模、验证与管理提供支持。

2015年08月04日

可信软件构造理论与方法研究

成果编号:12464
电子信息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六项可信软件重大专项以及一项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下,针对国家信息化发展对可信软件的战略需求,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可信软件的构造理论和方法。其包括面向可信软件的需求建模及基于行为的需求模型验证方法、多维的可信设计关注点模型、可信的服务组件模型、基于可信编译的程序代码生成方法等。设计并开发了安全漏洞库的攻击预测及软件可信评估系统、可信计算环境平台模块测试工具WHU-TPMTestor、可信计算环境信任链测试工具WHU-TCTestor以及面向国产家电嵌入式可信软件典型示范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