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
26767项成果

2015年08月12日

全脑线圈式经颅磁刺激(TMS)技术

成果编号:12707
生物技术与医药
TMS是在线圈中通入脉冲电流产生强脉冲磁场,在大脑神经组织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进行神经、精神、心理疾病治疗和科学研究的治疗技术。与PET、FMRI、MEG并称为“21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分为单脉冲TMS(sTMS)、双脉冲TMS(pTMS)、以及重复性TMS(rTMS)。具有无创、非接触副作用小、不适感轻微易、实现深部刺激、操作简单、可以实现多点同时刺激等优点。目前临床主要用的经颅磁刺激仪有英国的Magstim、丹麦的Dantec、美国的Cadwell、芬兰的Nexstim和日本Nihon Kohden,售价几十万到百万不等。尚没有可临床使用的国产化TMS刺激仪。国内有武汉依瑞德、华科依杰医和清华大学新医疗技术实验室进行TMS仪器研发,但在有效性、聚焦性等方面与国外技术具有较大差距,尚没有可以临床使用的国产TMS仪器。

2015年08月12日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提取纯化工艺

成果编号:12706
生物技术与医药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降血糖、抗休克强心、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衰老、治疗不孕症的药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和保健美容价值。
装备制造
在过去10年中,国际上汽车燃油管经历了由金属管到单层尼龙管,再到多层尼龙管的不断升级和完善的历程。这种变化的动机在于机车燃油系统工程师为了适应越来越苛刻的技术条件、越来越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排放标准,必须对包括燃油管在内的燃油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造和技术升级。国际很多政策法规如欧5标准对于燃油管和排气管要求接近于零排放和零渗透率。在生产燃油管系统时,高阻隔性材料就成为燃油系统的首选。为了达到这些严格的法规要求,燃油系统中配备了阻隔材料,以此将燃油通过燃油系统的扩散量降至最低水准。Rilsan PA11具有独特的耐化学品性能(耐酸性汽油)、低温冲击性、耐压性以及在高温下的耐久性。RilsanPA11和燃油阻隔材料PPS相结合形成全新的多层结构,实现了在部分零排放车辆中的应用。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三层复合尼龙燃油管的材料结构为:PA12/Tie阻隔层/PA6和聚烯烃的合金(从外层到内层)。三层复合尼龙燃油管是欧IV、欧V标准汽车燃油管的基础部件,是单层尼龙燃油管的升级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2015年08月12日

聚吡咯导电织物

成果编号:12703
生物技术与医药
导电聚合物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如今导电高分子材料如聚吡咯、聚酰胺等已成为研究热点,其中聚吡咯由于合成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电导率较高等优点而倍受关注,在电化学、生物技术和医用防护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聚吡咯是一种用吡咯单体通过(电)化学氧化法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它的制备简单、价格便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新技术材料。我们采用化学氧化方法将聚吡咯附着在涤纶纤维的表面,从而不仅实现纤维导电而且不失涤纶纤维的优良性能。 常见的导电纤维如镀银纤维,凭借良好的导电性能已经在医用防护产品中获得广泛应用,如市面上常见的防电磁辐射的孕妇防护服。同时,基于对慢性伤口施加一定的电刺激有一定的促进细胞组织再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上皮细胞的分化等作用。但是由于银纤维成本较高,聚吡咯导电纤维作为性能优秀的替代品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5年08月12日

电路板绿色拆解及焊锡高效回收技术

成果编号:12697
能源环保
近年来,废旧家电拆解产生大量的废电路板,由于其含有丰富的铜、锡、金、银等贵重金属,电路板的回收成为目前的电子废物循环产业领域关注的重点。对于废电路板的无害化及资源化研究,废电子元器件的高效剥离、焊锡的回收是当前产业面临的瓶颈之一。尽管目前存在针对废电子元器件的手工拆解、机械拆解、甚至高温焊锡拆解,但存在焊锡得不到回收、拆解效率低、二次污染大等问题。因此亟待筛选高度稳定性的加热介质,满足高温下不易发生氧化反应,也不易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沸点高,高温不挥发且无毒等条件,同时重点考虑加热介质的循环利用特征。 绿色溶剂由于其显著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就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废电路板的元器件高效剥离,将绿色溶剂引入到废电路板预处理过程,通过控制加热温度、提高液体的湍流程度和延长停留时间的方法提高分离和回收的效率。清洗后的绿色溶剂可通过蒸发等简单的物理手段回收供循环利用。

2015年08月12日

“创清风”水雾空气净化器

成果编号:12695
能源环保
我国每年因空气污染死亡约65万人,其中由室内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高达11.1万人,每天大约是304人。主要由于室内环境的恶化,我国的肺癌发病率更以每年 26.9%的惊人速度迅猛递增。 本项目主要基于雾化粉尘过滤技术。水雾净化的技术原理是通过将水雾蒸发为蒸汽,并以空气中细颗粒物为凝结核发生异质核化过程,这一云物理过程形成小的液滴,并通过不断的增长和碰并最终结合成为较大的液滴,实现空气中细颗粒物的净化。目前实验室已经完成了第一、二、三代空气净化器产品样机,测试结果显示其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2015年08月12日

皮肤红蓝光美容仪

成果编号:12693
生物技术与医药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典型皮损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本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常发于青少年,发病率高达85%以上,多发生于面部。青少年和成年人均会受到影响。临床表现包括皮脂溢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其中一些可能最终形成疤痕。 本项目是利用红蓝光结合技术,主要针对痤疮治疗,波长415nm的蓝光能杀死痤疮丙酸杆菌,蓝光照射后,促使内源性卟啉产生的单态氧与细胞膜上的化合物结合,从而破坏丙酸杆菌的细胞膜导致丙酸杆菌死亡。一定波长范围的红光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瘢痕的形成,具体方式是红光照射后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起到消炎和修复皮肤组织的功能。

2015年08月12日

考生情绪检测仪

成果编号:12692
电子信息 生物技术与医药
近几年来,考生压力增长情况非常明显,越来越多的考生因为学业压力导致焦虑、失眠、头晕等现象。调查显示:超过80%的学生存在考试焦虑,近七成学生周末也没有充足的睡眠,情绪低下导致学习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家庭和谐,引发身心健康问题等。 本成果利用不同频率的脑电信号可显示出人的不同情绪状态,通过对考生脑电数据的迅速采集和分析,实时显示出情绪状态,同时针对不同情绪状况,提供不同的情绪问题解决方案,为考生量身打造情绪问题疏解方式。

2015年08月12日

口罩空气净化器

成果编号:12689
能源环保
该项目核心产品为使用单个口罩作为滤材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具有可调节大小以适应不同尺寸常见口罩或滤片的支撑架,使用具有防护PM2.5功能的口罩如N95或防PM2.5滤片作为滤材,便于用户观察污染程度,轻松掌握更换周期,同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滤材来源广泛,若配合实验室同期研制的高效驻极体滤材,则使用成本更低效果更佳。围绕该核心产品可开发不同外观、更多功能的便携空气净化器,通过新型的宣传手段,打造“室内个人空气净化器”“共享型空气净化器”与“礼品类功能电器”等新理念。
能源环保
消费电子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量废锂离子电池的产生,其资源回收成为当前循环经济领域关注的重点。在现行的废锂离子电池的处理工艺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回收工艺,如破碎-筛分-磁选-粉碎-筛分-酸浸工艺、电池分类-拆解-酸浸-液液分离工艺、食盐水放电-粗碎-超声波清洗-筛分-浸提-过滤-煅烧工艺、放电-脱水干燥-破碎-筛分-浸提-溶剂萃取工艺等。但多数研究均针对消费电子产生的小型废锂离子电池,且工艺过程存在工艺冗长繁琐、潜在污染大等缺点。但在废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中的关键阶段,如铜铝和正负极材料的高效分离、正极材料的快速浸提、产物的有效分离,缺乏相应科学研究。 离子液体自产生以来,由于其显著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就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将水溶性离子液体引入到废锂离子电池预处理过程,将拆解得到阴极部分置于加热的离子液体中,可不必破碎废锂离子电池(尤其针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减少手工拆解剥离、破碎超声分离、或者破碎NMP分离等处理环节,实现了铝箔和正负极材料高效分离。

2015年08月12日

车用燃料电池电堆模块

成果编号:12685
能源环保
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能将氢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方式直接转化为电能,仅排放水,是一种环保、高效、高功率密度和大电流密度的发电装置,是最先进的能量转换技术之一,在零排放交通动力应用方面具有极其诱人的前景。燃料电池汽车被公认为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方向,是解决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理想方案之一。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研发,目前燃料电池汽车在国际上已经完成了技术和社会验证,开始进入量产时代。 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技术是动力电池组即燃料电池电堆模块。清华大学从1994年以来就致力于燃料电池电堆模块的关键原材料、核心部件、组堆工艺、系统集成以及应用基础的研发,是我国较早从事燃料电池研发的单位。

2015年08月12日

社区自助健康管理一体机

成果编号:12683
电子信息 生物技术与医药
社区自助健康管理一体机的主要功能是集自助测量各主要生理指标(包括血压、心电、血糖、体重、身高、体成分、尿常规、温度测量)于一体,同时实现运动能耗数据、个人生活方式、健康档案的采集工作。通过其内嵌的医学模型,实现预警高危慢性疾病,预测健康风险,并可实现与高级医师的远程对接,取得个性化的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