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
26767项成果

2015年08月14日

银耳多糖提取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

成果编号:12853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银耳多糖是

2015年08月13日

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荧光增强检测技术

成果编号:12843
现代农业 其他
利用自主研发的黄曲霉毒素特异性抗体和氨基硅胶微球,通过共价偶联,研制出氨基硅胶免疫微球,经抗原抗体反应,实现同步分离净化,经过汞离子和β环糊精放大黄曲霉毒素的荧光信号,建立了荧光增强免疫亲和检测技术,并成功研制出免疫亲和荧光检测仪,为黄曲霉毒素高灵敏现场定量检测提供了专用检测仪器。
电子信息
移动互联网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产业发展方向。最新数据统计,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到4.64亿。各大应用市场如Google Play有百万种应用,国内机锋市场、天翼等平台也具有大量的安卓应用。这些应用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信息安全隐患和风险。 传统手机杀毒软件基于PC时代检测特征序列的方式识别恶意软件/恶意行为,虽然这种方式高效、易于同步检测,但是存在只能查杀已知威胁、反馈周期长、易于绕过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设计并实现一个Android应用恶意行为自动化检测系统。本系统提供一个基于行为查杀的完整解决方案,可服务于第三方管控部门、高级大型企业(如电信运营商)、Android工程师与普通用户等三大类用户。本系统结合静态分析、动态追踪、网络流量定位三种方法实现“数据流、控制流、网络流”三流融合分析技术,可提供自动化应用软件爬取、自动化检测分析、自动化特征库更新、自动化恶意行为挖掘、恶意攻击训练、证据留存等多项服务。

2015年08月13日

除霾/除雾车

成果编号:12837
能源环保
尘霾正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越来越严重的影响,而由于其空间广阔、流动性强,存在着远远大于治理固定污染源的难度。 大雾导致高速公路封闭给人们出行带来的不便和运营商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但由于水雾空间大、流动性强,治理难度同样巨大。 基于十多年对细微颗粒/雾滴在电磁流体场中运动行为的研究,对PM2.5颗粒/雾滴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其凝聚变大及被吸附清除,从机理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目前已成熟的除霾/除雾车技术,可望能像城市垃圾清扫车清理地面垃圾一样对空气中的尘霾实现有效清除、能像神话盾构机挖掘山体一样在高速公路上开出一条无雾隧道。

2015年08月13日

聚合物精密挤出成型技术及装备

成果编号:12836
装备制造
该项目开发面向汽车、医药、微电子、光学等领域的精密制品的成套生产技术和装备。本团队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系列精密挤出技术:并联式稳压系统、基于熔体泵的稳压系统、失重式加料计量系统、稳压/稳流模具技术、伺服布线收卷系统、先进测控系统。本项目2010年6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中国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5年08月13日

高效LED灯配光材料产业化技术开发

成果编号:12834
装备制造 新材料
本项目面向LED照明二次配光要求,开发了连续挤出压印法高效配光材料生产技术。本技术所生产的产品是现有配光材料的换代材料,可用于LED照明灯具、节能灯灯具灯产品上。目前已经完成中试,取得了优异效果。

2015年08月13日

高速公路除雾技术

成果编号:12833
能源环保
大雾导致高速公路封闭给乘客带来的麻烦和给高速公路运营商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而由于高速公路及其上方空间广阔、水雾扩散性强,有效除雾的难度同样也是巨大的。 雾滴有着与细微固体颗粒同样的荷电特性,以及在电磁流体场中的运动行为。基于十多年对细微颗粒凝聚变大及被吸附清除研究形成的除雾技术,可望对高速公路上的雾滴实现高效清除,从而大幅度降低大雾对高速公路的影响。 采用车载除雾装置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或在高速公路隔离带设置除雾装置的方式,使控制范围内的雾滴被清除。 车载除雾装置主要由凝聚吸附电极和循环风机组成。除雾车在公路上行驶时,高速公路上的含雾空气被吸入除雾装置,净化后排出,由此降低空气中的雾滴浓度、提高能见度。

2015年08月13日

小区除霾技术

成果编号:12832
能源环保
类似于分子布朗扩散,研究发现细微颗粒(PM2.5)存在很强的浓度梯度扩散机制,既使在无风的情况下,净化装置可以清除远离它的空气中的PM2.5;与传统把污染空气收集、风机加压、管道输送到净化设备的方式不同,新材料的普及可以实现净化设备主动去找污染空气的相对运动方式,从而实现敞开大空间污染空气的高效净化。 基于上述两点研究发现,利用十多年在细微颗粒凝聚技术、极化荷电技术研究方面的积累以及成熟的静电吸附技术,可以实现诸如住宅小区、公园、广场等等一个区域的污染空气净化,使雾霾从重度变为中度或轻微。

2015年08月13日

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富磷钾有机肥

成果编号:12819
新材料 现代农业
化学磷肥的大规模生产和大量使用构成了一个巨大社会问题:(1)水溶性磷肥易随下雨和灌溉用水流失,磷元素利用率不到20%;(2)流失的磷元素造成类似太湖蓝藻事件的湖泊富磷化污染;(3)酸法生产磷肥耗酸量巨大,还产生大量的污染。(有机农业的发展,也需要减少或避免化学磷肥的使用。) 为了突破传统磷化肥的生产和施用体系,我们发明了利用中低品位磷矿活化技术,在解磷细菌的促进下与有机肥复合发酵工艺组合,研制成新型长效富磷有机生物肥料和装备。该技术得到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山东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的支持,2009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现在山东完成规模化生产;建立了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示范区以及环太湖流域控磷环保示范区。
装备制造 新材料
通用塑料(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ABS)的产量和用量占全部塑料的80%以上,有着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能好、价格较低廉的优点。 大宗工业固废(粉煤灰、工业石膏、矿渣等)的高值利用至今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目前我国每年排放粉煤灰6亿吨以上、工业石膏(脱硫石膏、磷石膏)1亿吨以上,此外还有大量冶金及无机化工矿渣,这些固废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急需大宗高值利用。 清华大学经过多年研发,现已开发出由粉煤灰/工业石膏等大宗工业固废制备轻质高强PVC绿色复合板材成套技术。以大宗工业固废和通用塑料为主要原料,通过表面改性、复合增塑、高填充、微发泡、注塑成型加工等成套新技术,制备出轻质高强PVC绿色复合板材。 该复合材料具有工业固废填充量大、密度低、力学性能好、抗冲击能力强等特点,且有优良的缓冲减震、隔音隔热、绝缘、耐腐蚀、耐霉菌等性能,可作为替代木材用于制作各种工程制品(模板、型材、管材等)及办公/家装用品(门窗、桌椅、地板、墙板、书架、橱柜等)。

2015年08月13日

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荧光增强检测技术

成果编号:12815
现代农业 其他
利用自主研发的黄曲霉毒素特异性抗体和氨基硅胶微球,通过共价偶联,研制出氨基硅胶免疫微球,经抗原抗体反应,实现同步分离净化,经过汞离子和β环糊精放大黄曲霉毒素的荧光信号,建立了荧光增强免疫亲和检测技术,并成功研制出免疫亲和荧光检测仪,为黄曲霉毒素高灵敏现场定量检测提供了专用检测仪器。
现代农业
本成果研制的低温冷揉捻及多信息融合揉捻程度检测技术、可视化连续富氧发酵及发酵品质监控系统与发酵适度智能感官判别等技术,均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可视化冷揉捻技术与设备、可视化富氧发酵技术与设备,已应用于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武阳工夫红茶连续自动化加工示范生产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