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功能性复配杂粮代餐食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成果编号:21333
价格:面议
完成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单位类别:其他高校
完成时间:2020年
成熟程度:研制阶段
服务产业领域: 现代农业
发布人:njcjdx 离线
通过气流式超微粉碎仪处理,控制其粉体粒径在10μm以下,并利用流变仪等仪器分析超微粉碎对粉体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体外化学测定探究超微粉碎对粉体功能活性的影响,并筛选出2-3种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单品杂粮。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凝胶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分离鉴定方法,分离鉴定出杂粮粉活性组分纯品并鉴定其结构。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2种以上杂粮粉进行预糊化及复配技术的研究,创制出功能性复配杂粮代餐食品。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功能性杂粮代餐粉的风味、口感、色泽以及冲调性的评价,优化其中杂粮的添加量及配比,开发出品质优异的复配杂粮代餐食品。
453 次浏览 分享到

成果介绍

科技计划: 省部级: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
成果形式: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参与活动: 2019年宁镇高校院所走进镇江高新区科技合作对接会 第七届中国江苏产学研合作大会
专利情况: 正在申请 ,其中:发明专利 3
已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0
成果简介
成果概况
通过气流式超微粉碎仪处理,控制其粉体粒径在10μm以下,并利用流变仪等仪器分析超微粉碎对粉体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体外化学测定探究超微粉碎对粉体功能活性的影响,并筛选出2-3种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单品杂粮。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凝胶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分离鉴定方法,分离鉴定出杂粮粉活性组分纯品并鉴定其结构。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2种以上杂粮粉进行预糊化及复配技术的研究,创制出功能性复配杂粮代餐食品。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功能性杂粮代餐粉的风味、口感、色泽以及冲调性的评价,优化其中杂粮的添加量及配比,开发出品质优异的复配杂粮代餐食品。
创新要点
通过集成于全谷物营养食品精深加工产业,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并运用该项技术开发出品质优于目前同类产品的功能性杂粮代餐食品。
主要技术指标
以我国常见的四种杂粮为原料,基于超微粉碎加工方式,控制其粉体粒径在10μm以下,明确超微粉碎技术对薏米、红豆、荞麦、青稞的理化性质及其活性物质的影响,并将其进行复配,优化生产工艺,进而创制出与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适口性更佳、颗粒感可接受,颜色均一、溶解迅速,均匀无分层、无结块的功能性复配杂粮代餐食品。
其他说明
完成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咨询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