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避免套圈磨削支撑痕装置

成果编号:12417
价格:面议
完成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单位类别:其他高校
完成时间:2014年
成熟程度:试生产阶段
服务产业领域: 装备制造
发布人:周近民 离线
该成果是关于轴承套圈磨削加工采用电磁无心夹具,普遍会在套圈外圆面产生明显可见的暗黑色的“支撑痕”,使套圈外观很不好看,影响轴承产品品质,影响轴承产品销售和生产成本。支撑痕问题是轴承生产企业一直关心而又无奈的老问题。现在有不少厂家不得已在加工的最后增加一道工序——再磨削一遍外圆或最终精研外圆,影响了轴承质量(可能会改变套圈外圆基准面的位置、尺寸超差等)、占用了人力物力、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际应用时仅在磨削用电磁无心夹具的径向支撑上采用所研发的装置,基本不改变现有加工工艺布局,仍按原有的加工方式进行即可以避免产生支撑痕,经济投入很小。
347 次浏览 分享到

最近对接

邳州市助力轴承有限公司
2015-08-19

成果介绍

科技计划:
成果形式:新技术、新装备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技术入股
参与活动:
专利情况: 正在申请 ,其中:发明专利 0
已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1
专利号:
CN201310265170.8
成果简介
成果概况
该成果是关于轴承套圈磨削加工采用电磁无心夹具,普遍会在套圈外圆面产生明显可见的暗黑色的“支撑痕”,使套圈外观很不好看,影响轴承产品品质,影响轴承产品销售和生产成本。支撑痕问题是轴承生产企业一直关心而又无奈的老问题。现在有不少厂家不得已在加工的最后增加一道工序——再磨削一遍外圆或最终精研外圆,影响了轴承质量(可能会改变套圈外圆基准面的位置、尺寸超差等)、占用了人力物力、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际应用时仅在磨削用电磁无心夹具的径向支撑上采用所研发的装置,基本不改变现有加工工艺布局,仍按原有的加工方式进行即可以避免产生支撑痕,经济投入很小。
创新要点
基于对套圈外圆表面支撑痕的形成机理研究和实验,集机构创新设计和合理选材于一体,着力减小摩擦支撑面的接触强度,技术特点和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浮动支撑装置的设计上。
主要技术指标
采用该成果不影响加工精度、不影响加工操作,加工后套圈支撑面上没有肉眼可见的支撑痕迹。
其他说明
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常州克劳诺斯特种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的套圈磨削加工中,2015年7月刚收到“发明专利通知书”。 成果可应用于特大型、大型、中型轴承套圈的磨削加工,适合各类轴承企业推广运用。
完成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咨询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