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计划:
成果形式:新技术、新工艺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入股
参与活动:
专利情况:
未申请专利
成果简介
成果概况
螺旋锥齿轮因其传动平稳、强度高而广泛应用于高速、重载的相交轴主传动,在实际应用中,有相当一部分螺旋锥齿轮副,其传动比大,大轮的外径在320mm左右,且大轮的节锥角在65°以上。应用于轻型卡车、越野汽车后桥、小型工程机械或农机的车桥、微型乘用车的后桥齿轮等。以上这些车型在市场上体量巨大,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4年的统计,仅五菱宏光MPV这一款车,2014年全年单品牌销量75万辆;国内微型客车市场累计销售133万辆;轻型卡车总产量166万辆。以上车型均为后桥驱动,这些后桥螺旋锥齿轮的大轮外径均在320mm以下,当前均有可能进行齿部精锻工艺直接成形,齿面不再铣齿加工,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应该可以达到7-8级精度,即常规铣齿的水平。采用模具成型的方法加工螺旋锥齿轮,可以实现少切削或无切削加工,机械加工设备投入少,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易于自动化、大批量生产,是一种节能、高效的工艺方法。能够实现螺旋锥齿轮的大轮精锻加工,意义重大,若能实现大轮的精锻代替铣齿,这将是螺旋锥齿轮里程碑式的创新。
创新要点
1、基于实际铣齿加工的螺旋锥齿轮精确建模技术。
2、齿面精锻工艺,精锻后齿面光洁度优于铣齿,同时齿面精度达到国标7级。
3、齿面的精确测量技术保障了该工艺的实施。
主要技术指标
螺旋锥齿轮副的精锻工艺:要求齿轮副传动比在2.5以上,大轮外径在350mm以下,模数10以内,且大轮的节锥角在65°以上。齿面精锻加工效率是传统铣齿加工的10倍以上,齿轮副强度提高30-50%,大量节约钢材,大幅减少设备投入和人员投入。
其他说明
大轮的精锻生产,将大幅度提高齿轮加工效率,节省钢材,提高齿轮的强度,大幅度减少齿轮加工设备,减少人工投入,是真正属于绿色节能、抗疲劳制造的范畴,高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由于配对的螺旋锥齿轮的小轮节锥角小,无法直接出模,小轮还需要传统的铣齿配对。小轮体积小,齿数少,加工效率高,小轮精锻的意义不如大轮显著,况且小轮的精锻还有相当大的难度。因为螺旋锥齿轮的齿面啮合本身属于齿面的局部共轭接触,即便是精锻大轮有一定的齿面偏差,在配对铣齿小轮时可以灵活调整齿面接触区。
将热锻-冷精整工艺与螺旋锥齿轮的铣齿、磨齿工艺充分融合,构建螺旋锥齿轮加工的新模式,利用热锻-冷精整工艺替代铣齿,将大幅提高我国螺旋锥齿轮的制造水平。
完成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