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纳米凹凸棒石表面处理和原位聚合改性尼龙

成果编号:12077
价格:面议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单位类别:中国科学院系统院所
完成时间:2015年
成熟程度:批量生产阶段
服务产业领域: 新材料
发布人:马永梅 离线
项目首次采用纳米凹凸棒石表面处理、原位聚合改性、尼龙活性料动态离心浇铸等技术,克服了现用金属轮易锈蚀、表面结冰打滑和磨损钢索等缺陷,解决了普通MC尼龙轮存在的尺寸稳定性和耐热性不足、承载能力低等技术难题,具有高强度、高耐热、耐磨损、重量轻等优势,满足国内外额定速度2.5m/s~4m/s、载重5t以上高速重载电梯市场要求,技术国际先进,填补国内空白。
620 次浏览 分享到

成果介绍

科技计划:
成果形式:新产品、新材料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
参与活动:
专利情况: 正在申请 ,其中:发明专利 0
已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1
专利号:
ZL200710121277.X
成果简介
成果概况
项目首次采用纳米凹凸棒石表面处理、原位聚合改性、尼龙活性料动态离心浇铸等技术,克服了现用金属轮易锈蚀、表面结冰打滑和磨损钢索等缺陷,解决了普通MC尼龙轮存在的尺寸稳定性和耐热性不足、承载能力低等技术难题,具有高强度、高耐热、耐磨损、重量轻等优势,满足国内外额定速度2.5m/s~4m/s、载重5t以上高速重载电梯市场要求,技术国际先进,填补国内空白。
创新要点
⑴独创采用大分子修饰纳米凹凸棒石,解决了纳米粒子直接与单体混合时团聚问题。 ⑵采用原位聚合改性MC尼龙技术,诱发异相成核结晶,提高聚合物的结晶度并使晶体尺寸分布均衡,使其强度、耐磨、耐热等性能指标提高15%以上,尺寸稳定性和抗蠕变性显著改善。 ⑶首创“已内酰胺钠分步开环—形成A、B料—合成MC尼龙”的生产工艺,解决了MC尼龙连续生产难题,生产效率提高了10%以上。 ⑷首创MC尼龙动态卧式离心浇铸生产系统,开发组合模具,实现产品每次成型从单件向批量制备的转变。 ⑸独创MC尼龙活性料多釜串联连续活化技术,建立自动在线计量系统,采用DCS控制器,实现MC尼龙活性料连续制备和自动化控制。 ⑹采用蒸汽浴温变程控后处理技术,最大程度消除产品内应力,进一步保障改性MC尼龙产品的综合性能。
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技术经济指标名称 本项目产品 材料性能 拉伸强度 (MPa) ≥90 断裂伸长率 (%) ≥20 压缩强度 (MPa) ≥93 弯曲强度 (MPa) ≥93 冲击强度(无缺口) (KJ/㎡) NB 球压痕硬度: (N/㎜2) ≥150 密度 g/㎝3 1.15~1.18 吸水率 (24h) (%) 0.2~ 1.0 热变形温度(0.45Mpa) ℃ ≥210 生产方式 智能化 产品单次成型个数 40~60 寿命比 1.4 价格比 0.9 高速、重载电梯中的应用 能
其他说明
完成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咨询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