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计划:
成果形式: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开发
参与活动:
专利情况:
正在申请 ,其中:发明专利 0 项
已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3 项
专利号:
201010149510.7,201110221145.0,200910251634.3
成果简介
成果概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合成色素的使用种类和数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因此,开发和应用天然色素已经成为世界食用色素发展的总趋势。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的食用色素,安全、无毒、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市场上花青素纯品少,价格高,花青素保健含片、花青素饮料等产品几乎是空白。以廉价的紫薯、黑米、紫甘蓝等植物为原料,采用新的方法和技术提取、纯化花青素并开发其产品,不仅能降低花青素的生产成本,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对花青素及其制品的需求。因此,花青素系列产品依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项目针对花青素热不稳定,易氧化,原料中含有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杂质,产品纯度低;传统化学提取方法,存在有机溶剂污染环境,设备处理量小,配套性差,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本技术采用“超滤去杂—大孔树脂纯化—纳滤浓缩及回收乙醇—喷雾干燥”为核心技术,研究以紫薯、黑米等为原料,生产花青素,实现花青素产品的纯度>60%,得率>0.8%。根据工艺要求、产量、纯度等技术参数,设计花青素生产线。
创新要点
(1)在花青素提取纯化过程中,采用水作为提取剂,中温(20-50℃)浸提;超滤分离大分子杂质(淀粉、蛋白质及纤维素等);大孔树脂吸附花青素,水洗脱水溶性杂质(多糖、低聚糖、单糖、蛋白质等);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被吸附的花青素;纳滤回收乙醇,获得花青素溶液;喷雾干燥法干燥得到花青素。本研究采用水提取法,成本低,条件温和,最大程度地保留其不被破坏;以乙醇为洗脱剂,洗脱被大孔树脂技术吸附的花青素,进一步采用纳滤分离花青素及乙醇,避免蒸馏法能耗高,易爆的缺点,乙醇可以循环使用。提取后的废渣,可作为食品原料或者动物饲料,具有较好的环境友好性;核心技术在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且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长期以来,由于花青素的提取方法不仅成本高、步骤繁琐且提取率低,制约其在食品及其他相关领域中广泛的应用。本技术从紫薯、黑米、紫甘蓝、紫马铃薯中获得的花青素,纯度和得率得到大大提高。该花青素可作为纯天然食品色素(鲜红色)、抗氧化剂及药物,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食品、化妆品和药物中,不仅可提高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而且增加其保健功效。相关原料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资源的价值,深化其开发和综合利用。
主要技术指标
(1)提供花青素产品的生产工艺及技术参数,产品的纯度?60%,得率?0.8%(相对黑米原料);
(2)将花青素与左旋肉碱、覆盆子、枸杞子、玫瑰花、红枣等药食同源植物及纯天然食品原料复配,针对女士人群,开发出具?有养颜排毒功效的功能饮料,其中花青素?0.1%,固形物?8%,药食同源成分?1%。
(3)将花青素与瓜氨酸、山药、黄精、芡实、覆盆子、拐枣、枸杞子等药食同源植物及纯天然食品原料复配,针对中年男士人群,开发出具有益肾、解酒及抗氧化的功能饮料,其中花青素?0.1%,固形物?8%,药食同源成分?1%。
(4)将花青素与低聚果糖、γ-氨基丁酸、L-茶氨酸、酸枣仁、枸杞子及红枣等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及纯天然食品原料复配,针对老年人群,开发出具有改善视力、睡眠及肠道微生态,缓解老年痴呆症作用的花青素复合含片,其中花青素?1%,药食同源成分?10%。
其他说明
(3)将花青素与瓜氨酸、山药、黄精、芡实、覆盆子、拐枣、枸杞子等药食同源植物及纯天然食品原料复配,采用超滤去杂、瞬时超高温杀菌等加工工艺,针对中年男士人群肾功能下降、醉酒及易衰老的状况,开发出具有益肾、解酒及抗氧化的功能饮料,核心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号:201010149510.7)。
(4)将花青素与左旋肉碱、覆盆子、枸杞子、玫瑰花、红枣等药食同源植物及纯天然食品原料复配,采用生物酶解、超滤膜去杂等核心加工工艺,针对女士人群,开发出具有养颜排毒功效的功能饮料。获得的产品不仅澄清度高,色泽鲜艳,而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无任何毒副作用。
(5)将花青素与低聚果糖、γ-氨基丁酸、L-茶氨酸、酸枣仁、枸杞子及红枣等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及纯天然食品原料复配,针对老年人群视力下降、睡眠不好、肠道益生菌急剧下降及容易患老年痴呆症等状况,开发出具有改善视力、睡眠及肠道微生态、缓解老年痴呆症作用的花青素复合含片。产品对老年人群不仅针对性强,功效高,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完成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