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可信软件构造理论与方法研究

成果编号:12464
价格:面议
完成单位:武汉大学
单位类别:985系统院所、211系统院所
完成时间:2013年
成熟程度:研制阶段
服务产业领域: 电子信息
发布人:何炎祥 离线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六项可信软件重大专项以及一项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下,针对国家信息化发展对可信软件的战略需求,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可信软件的构造理论和方法。其包括面向可信软件的需求建模及基于行为的需求模型验证方法、多维的可信设计关注点模型、可信的服务组件模型、基于可信编译的程序代码生成方法等。设计并开发了安全漏洞库的攻击预测及软件可信评估系统、可信计算环境平台模块测试工具WHU-TPMTestor、可信计算环境信任链测试工具WHU-TCTestor以及面向国产家电嵌入式可信软件典型示范应用等。
487 次浏览 分享到

成果介绍

科技计划:
成果形式:新技术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技术咨询
参与活动:
专利情况: 未申请专利
成果简介
成果概况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六项可信软件重大专项以及一项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下,针对国家信息化发展对可信软件的战略需求,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可信软件的构造理论和方法。其包括面向可信软件的需求建模及基于行为的需求模型验证方法、多维的可信设计关注点模型、可信的服务组件模型、基于可信编译的程序代码生成方法等。设计并开发了安全漏洞库的攻击预测及软件可信评估系统、可信计算环境平台模块测试工具WHU-TPMTestor、可信计算环境信任链测试工具WHU-TCTestor以及面向国产家电嵌入式可信软件典型示范应用等。
创新要点
可信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针对软件需求的可信验证模型 基于多维关注点建模理论的可信关注点模型 基于可信行为契约的可验证的可信构件模型 基于可信编译的代码生成 针对可信软件的度量、判定、控制、扩展机制的测评方法
主要技术指标
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ITVT、COCOON、软件学报等 奖励: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系统:可信环境测试工具和平台、软件可信性评估系统等 专著:《可信计算》、《可信编译》等5部 专利与著作权: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5项
其他说明
完成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咨询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