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晶体硅太阳电池修复技术

成果编号:19554
价格:面议
完成单位:中山大学
单位类别:211系统院所、中国科学院系统院所
完成时间:2017年
成熟程度:小批量生产阶段
服务产业领域: 能源环保
发布人:沈辉 离线
本技术成果以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缺陷检测及修复为主要内容,通过采用多种光电测试手段,对晶体硅电池的缺陷进行查找、分析、分类,再根据缺陷的类型,采用激光、化学等手段进行修复处理,消除局部缺陷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使电池的性能得到提高。本技术成果主要应用于大规模晶体硅太阳电池生产中低效次品的回收利用,通过处理使有缺陷的电池恢复到可用状态,或者是低效电池的效率得到一定的提高,增加经济效益。本技术成果的市场前景在于中国现在庞大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生产规模,其中每年都会产生几百MW规模的低效次片,对其进行回收利用是一项具有重大环保效益及经济效益的的举措。目前本技术成果已达到中试阶段,在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具有一条可供小规模应用示范的中试线,正在寻找有兴趣的投资者共同推进其产业化。预计初期投资额在500万以内,主要用于建设年处理能力20~30MW,具有较高自动化水平的正式生产线,并与国内外电池生产商建立稳定的供货关系,建设较大规模的应用示范电站等。
345 次浏览 分享到

成果介绍

科技计划:
成果形式: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
参与活动:
专利情况: 未申请专利
成果简介
成果概况
本技术成果以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缺陷检测及修复为主要内容,通过采用多种光电测试手段,对晶体硅电池的缺陷进行查找、分析、分类,再根据缺陷的类型,采用激光、化学等手段进行修复处理,消除局部缺陷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使电池的性能得到提高。本技术成果主要应用于大规模晶体硅太阳电池生产中低效次品的回收利用,通过处理使有缺陷的电池恢复到可用状态,或者是低效电池的效率得到一定的提高,增加经济效益。本技术成果的市场前景在于中国现在庞大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生产规模,其中每年都会产生几百MW规模的低效次片,对其进行回收利用是一项具有重大环保效益及经济效益的的举措。目前本技术成果已达到中试阶段,在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具有一条可供小规模应用示范的中试线,正在寻找有兴趣的投资者共同推进其产业化。预计初期投资额在500万以内,主要用于建设年处理能力20~30MW,具有较高自动化水平的正式生产线,并与国内外电池生产商建立稳定的供货关系,建设较大规模的应用示范电站等。
创新要点
主要技术指标
其他说明
完成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咨询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