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铁路道岔(辙叉)心轨新一代高性能耐磨材料研究

成果编号:19338
价格:面议
完成单位:西华大学
单位类别:其他院所
完成时间:2017年
成熟程度:研制阶段
服务产业领域: 装备制造
发布人:栾道成 离线
为满足国家提出铁路运输向着提速﹑高速和大运量、超长道轨的目标发展,要求辙叉耐磨材料与道轨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并要求大幅度提高辙叉使用寿命,由现在一年左右,平均通过总重量7000~8000万吨,提高到2~3年,通过总载重2~3亿吨。目前高锰钢整铸辙叉使用性能不能满足,因此,开发研究高强度﹑高韧性﹑高硬度和焊接性能良好的长寿命辙叉心轨新一代材料又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在国内,利用发明研制的新一代奥-贝耐磨钢,率先并唯一较大范围成功开发应用提速组合辙叉,成功地代替高锰钢材质,其使用寿命及通载量比高锰钢材质显著优越,至少提高1-2倍,寿命达2-5年,通载量达2-3亿吨。本项研究已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列为国家重大成果推广项目,目前是国内唯一广泛应用的提速组合辙叉心轨新一代高性能耐磨材料;本成果已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本成果在国内属领先水平,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部分处于领先水平。该成果于2007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使用寿命及通载量比高锰钢材质显著优越,至少提高1-2倍,寿命达2-5年,通载量达2-3亿吨。
242 次浏览 分享到

成果介绍

科技计划:
成果形式: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
参与活动:
专利情况: 未申请专利
成果简介
成果概况
为满足国家提出铁路运输向着提速﹑高速和大运量、超长道轨的目标发展,要求辙叉耐磨材料与道轨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并要求大幅度提高辙叉使用寿命,由现在一年左右,平均通过总重量7000~8000万吨,提高到2~3年,通过总载重2~3亿吨。目前高锰钢整铸辙叉使用性能不能满足,因此,开发研究高强度﹑高韧性﹑高硬度和焊接性能良好的长寿命辙叉心轨新一代材料又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在国内,利用发明研制的新一代奥-贝耐磨钢,率先并唯一较大范围成功开发应用提速组合辙叉,成功地代替高锰钢材质,其使用寿命及通载量比高锰钢材质显著优越,至少提高1-2倍,寿命达2-5年,通载量达2-3亿吨。本项研究已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列为国家重大成果推广项目,目前是国内唯一广泛应用的提速组合辙叉心轨新一代高性能耐磨材料;本成果已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本成果在国内属领先水平,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部分处于领先水平。该成果于2007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使用寿命及通载量比高锰钢材质显著优越,至少提高1-2倍,寿命达2-5年,通载量达2-3亿吨。
创新要点
主要技术指标
其他说明
完成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咨询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