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能源互联网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研发

成果编号:12420
价格:面议
完成单位:东北大学
单位类别:985系统院所、211系统院所
完成时间:2015年
成熟程度:研制阶段
服务产业领域: 装备制造、能源环保
发布人:张化光 离线
能源互联网较智能电网、区域能源系统,能更好地实现了能源综合优化使用与可持续发展。纵观国内外能源互联网研究现状,可将能源互联网分为三类:全球能源互联网、广义能源互联网与狭义能源互联网。本项目针对狭义能源互联网这一领域,拟通过基于狭义能源互联网控制框架的核心设备研发,网络态势感知策略等,实现狭义能源互联网的优化控制,在保证整体网络中能源最大利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碳排量,为能源互联网奠定安全与可靠性保障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525 次浏览 分享到

最近对接

苏州市富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08-27

成果介绍

科技计划:
成果形式:新技术、新装备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入股
参与活动:
专利情况: 正在申请 ,其中:发明专利 15
已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7
成果简介
成果概况
能源互联网较智能电网、区域能源系统,能更好地实现了能源综合优化使用与可持续发展。纵观国内外能源互联网研究现状,可将能源互联网分为三类:全球能源互联网、广义能源互联网与狭义能源互联网。本项目针对狭义能源互联网这一领域,拟通过基于狭义能源互联网控制框架的核心设备研发,网络态势感知策略等,实现狭义能源互联网的优化控制,在保证整体网络中能源最大利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碳排量,为能源互联网奠定安全与可靠性保障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创新要点
创新点1: 狭义能源互联网核心设备研发 创新点2:狭义能源互联网态势感知关键技术 创新点3:狭义能源互联网能源优化调度 创新点详细介绍请查看附件。
主要技术指标
本项目基于多智能体系统设计的能源互联网能源协调控制策略,实现了能源互联网多目标经济运行,其中一次能源的使用效率提升了25%,碳排放量降低了12%。本项目所研制的能源互联系统中新能源占比≥51%,实现了大规模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广泛接入。本项目优化调度中采用分布式优化算法,可实现各设备的即插即用,单个设备投切实验过程中,回稳时间≤0.1秒,此外该方法与集中式方法相比,最优解误差≤2.3%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他说明
完成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人信息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附件

咨询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