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项目简述 |
---|
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包括三部分:
(1)机器人路径规划与智能控制
根据我公司生产现场的具体情况规划机器人运动路径,要求采用优化技术,以提高生产率为目标兼顾降低能源消耗,以减小生产成本。
搬运机器人放置钢轮时,位置控制的精度在±2mm范围内,最高关节速度不小于120°/s,负载能力不小10Kg;
轮幅冲孔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在±0.3mm范围内,负载能力不小于8 Kg;
外圈成型机器人位置控制的精度在±0.5mm范围内,最高关节速度不小于150°/s,负载能力不小5Kg。
由于钢轮生产线为流水式作业,因此要求机器人具有网络通讯能力,以协调各工序的连贯高效运作,有线通讯采用现场总线或工业以太网,移动机器人的无线通讯采用物联网技术;多机器人间要求具有协同控制能力,以提高生产效率。
为防止现场工人误入机器人工作空间造成人身伤害,要求机器人具有人体感知与识别能力,并采用紧急处理控制算法,保证公司安全生产。
(2)专用机械手结构设计
专用机械手用来抓持、搬运钢轮,是机器人后续操作的基础。经调研,当前已有的机械手产品无法满足需求,所以要求设计专用的机械手。
对搬运工作,要求机械手抓持时具有一定的预紧力,以防止搬运过程中钢轮掉落;将钢轮放在指定位置时,要保证钢轮中心位置误差小于1.5mm,对重要工序的加工机械手要求定位精度在±0.3mm范围内。
(3)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
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缺陷产品如果不及时剔除,会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不仅浪费加工资源还影响加工效率,因此要求在重要工序部位加装摄像机,以构建机器视觉部分。通过视频、图像的智能识别技术来检测缺陷。
根据现有图像智能识别技术能达到的水平,要求缺陷产品的检出率不低于85%。
|
企业名称 |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 企业类型 |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
---|---|---|---|
所在地区 |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 详细地址 |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