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盆底影像学在盆底支持结构形态学和功能学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盆底超声检查能够清楚的显示盆腔器官的位置及实时观察盆底肌收缩及Valsalva状态下的盆底器官功能状态,是女性盆底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女性盆底的轴平面,观察测量盆膈裂孔(LevatorHiatus,LH)和评估阴道旁支持结构,为研究女性的盆底支持结构提供了有力的影像学支持。但是目前盆底检查主要检查途径仍然是经会阴检查,但是盆底的肌肉及筋膜等走行错综复杂,经会阴检查仅能显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对于其他角度的肌肉走行显示能力有限。因此本项目旨在研发出适用于盆底检查的多模态超声,实现盆底支持结构的评估包括形态学评估和力学评估,并且更有效的指导手术过程,选择适合的术式,减少术后的复发率。
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指标内容:
(1)软体超声探头成像角度、超声换能器的大小、频率利于图像显示。利用体外模块,模仿人体组织,比较不同软体超声探头的成像角度(90°和120°),超声换能器大小(长度1cm和1.5cm)成像范围的区别,选取合适的软体超声探头成像角度及大小。选取不同的超声频率(7.5MHz和10MHz)比较不同频率对不同深度图像显示的清晰度,对上述指标进行优化,选取最优组合,利于图像显示。
(2)光学内窥镜的位置利于手部操作及阴道腔内结构显示。设置光学内窥镜搭载在可穿戴指套超声不同的位置(指端、中节指骨、末节指骨),利用体外模拟的腔隙结构,比较不同位置的光学内窥镜的成像效果,选取最佳的搭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