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问题:
新能源电池水冷带材质为铝,牌号一般为3系和6系。受其内部结构影响,无法选择火焰、炉中钎焊等常规焊接方法,目前最合适的为感应钎焊方式。其焊接难点在于:1.焊料熔点非常接近母材熔点(焊料熔点在590℃,母材熔点在630℃左右),焊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母材的过烧损坏。2.水冷带集流体一般为异形,且其口琴管壁厚最薄达0.35mm,对设计出均匀加热的感应线圈有很大的技术难度。3.部分水冷带内部有分流片,分流片隐藏在集流体内部,无法从外观判断焊料流动填充程度,因此需要从设备自身上调整产品内外受热均匀性,来保证焊接效果4.因焊料熔点接近母材,对焊接能量的需求要很精准,但受环境温度、电网电压、人工操作规范等外部因素影响,很难实现批量稳定生产。
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有:
1.设备的控制精度提升,避免造成产品损坏。
2.加热线圈的设计,保证焊点受热均匀,焊料均匀熔化,且取放料方便。
3.设备频率的匹配,在保证加热效果的前提下,增加磁场穿透深度,保证外部焊点和内部焊点受热同步,使内外焊点同步熔化。
4.摆脱外部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等对产品批量生产时造成的不良影响。
预期达到成熟度、成本等指标:
1.预期达到成熟度为批量生产一次焊接良率在90%,二次焊接良率在97%。
2.成本指标为设备成本在60万左右,单个焊点耗电量在0.27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