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锂离子电池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安全缺陷,电池安全风险的产生,有50%以上的风险来源于生产工艺过程。开发和引入相应的安全等级分类技术、缺陷识别技术和工艺控制技术,是保障锂离子电池安全的核心环节。
二、研究内容
1、首先通过锂离子电池安全的机理分析,确定制造中安全相关的缺陷的等级。为缺陷的识别建立判据和标准。
2、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将缺陷识别出来防止流出,同时形成工艺优化的评估闭环。
3、通过引入先进的制造技术,提升工艺窗口值,将制造中安全相关的缺陷控制在6σ以上。
三、技术难点
1、电池安全事件与生产中安全缺陷的关联追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模型。
2、锂离子电池安全缺陷形态多变,不容易量化定义。对于机理分析与判据开发的精确性带来了挑战。
3、生产节拍高速化、化学体系的迭代、产品结构形式变动,对于产品安全缺陷的控制与检出,提出了快速更新迭代的要求。
4、产品安全缺陷的控制与检出,行业相关经验较少,需要大量跨行业应用创新。
5、国外对于动力电池的产品安全技术,存在“卡脖子”的行为。需要国内进行攻关。
(目前的技术指标参数,攻关后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
1)电池缺陷分类识别方法一套。
2)新焊接密封工艺成套技术一项。
3)电池外观与内部缺陷检测设备。
4)工艺智能寻优方法一套与智能设备改造一项
5)预计对相关技术点可实现专利布局8篇。
6)本项目研发成功将为当前电池产品外观检测每年节省人力成本费用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