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线上对接平台

-
我要发布

gyc

所在单位:太仓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1
服务产业领域:电子信息

陈晖

所在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职称:中级
研究方向:食品品质无损检测,特种食品加工
服务产业领域:现代农业;其他
发表各类文章15篇,专利5项,主持或参与各类国家省部级项目11项。
了解更多

陈曙东

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职称:研究员
研究方向:云计算、大数据
服务产业领域:电子信息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与应用”子课题2、国家发改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3、国家发改委CNGI“中科院数据云无锡结点建设”4、中科院先导专项“移动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子课题5、中科院物联网重点部署项目“规模化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与示范验证”子课题
了解更多

杨洁

所在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无线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
服务产业领域:电子信息
杨洁,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IEEE会员,ICCT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及网络安全技术。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省级以上项目多项,主持横向项目多项。近年来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国家一流课程“通信原理“负责人,”首批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通信原理”负责人,主编教材3部,省重点教材1部,教学获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二等奖、电子信息类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华东赛区二等奖、全国三等奖等。指导学生获批省、校级科技创新项目20多项、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20余项。
了解更多

李家星

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下属二级研究所)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环境材料,等离子体技术
服务产业领域:能源环保;新材料
功能材料,等离子体技术应用
了解更多

顾开选

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职称: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材料深冷处理,材料工艺组织性能调控
服务产业领域:装备制造;新材料;其他
长期从事材料深冷处理改性机理及工艺研究,即通过低温手段对钢铁材料、有色金属、非金属等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调控,提高材料耐磨性、尺寸稳定性、强韧性等性能。研究成果在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项目、中科院理化所所长基金以及企业委托横向项目共计2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发表文章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负责起草了一项铝合金深冷处理行业标准,研究成果先后荣获中央军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成果优秀奖。从事金属材料深冷处理改性研究,针对工模具钢、合金结构钢、轴承钢以及钛合金、铝合金等有色金属开展了大量的深冷处理工艺和机理研究,对于常规材料积累了成熟的深冷处理工艺。擅长于采用深冷处理技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改性,提升材料品质和产品质量,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了多年的材料深冷处理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积淀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针对不同材料制定相应的深冷处理工艺。同时具备材料性能测试、微观结构分析、时效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了解更多

李元第

所在单位:江苏大学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控制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
服务产业领域:电子信息
李元第,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于2019年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取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江苏大学高级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等科研和人才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电子信息领域权威期刊和杂志十余篇。
了解更多

朱蓉

所在单位:江南大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城市更新与景观环境设计、乡村振兴规划与创新设计、超低能耗建筑及室内设计、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
服务产业领域:其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GIS技术的江南近代园林空间形态演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苏南义庄建筑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遗产视角下近代园林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研究”、“城市更新中产业类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江南地区乡土建筑营造技术及其保护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近代园林艺术研究”、“江苏城市空间形态与建筑特色研究”;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学术研究课题“澳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澳门特区民政总署“澳门历史空间研究”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纵向项目,出版《Design Thinking for Cultural Tourism》、《Historical Spaces in Macao》、《太湖鼋头渚近代园林研究》、《澳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城市·记忆·形态:心理学与社会学视维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基础设施城市化》、《可适性:回应变化的建筑》、《建筑设计中的材料表达》、《室内设计中的材料》等著作与译著近20部。在《重庆建筑大学学报》、《世界建筑》、《中国园林》、《华中建筑》、《工业建筑》、《装饰》等重要期刊和mAAN、AHSS、AAHM等权威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在国内外取得了一定的学术影响。<br />相关成果荣获江苏省政府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十三届、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8年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五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优异奖;首届江苏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建筑及环境艺术设计专项竞赛(职业组)二等奖;2012年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十年优秀论文评选铜奖等。<br />受聘担任多项学术及社会职务,如受聘为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担任江苏省科技副总,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博导,江苏省风景园林协会公园绿地专委会副主任,澳门遗产学会监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江苏省林业局风景名胜区专家库成员,无锡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指导专家、无锡市城市管理局城市家具建设更新指导专家。
了解更多

陈二华

所在单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中药学
服务产业领域:生物技术与医药
副教授、执业中药师、主管中药师,发表SCI、北大核心、省级期刊20余篇。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编天然药物学规划教材,参编中药调剂员国家规划教材,主编药物制剂工程学实验指导,主持并结题横向课题三项(到账经费三十万),主持并结题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项,主持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项,参与市厅纵向课题五项。
了解更多

张继文

所在单位:东南大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节能环保
服务产业领域:能源环保;其他

石火英

所在单位:扬州大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动物重要疫病疫苗研发
服务产业领域:生物技术与医药;现代农业
(1)鸡肠炎沙门菌和鸡坏死性肠炎二联疫苗的研发;<br />(2)沙门菌递送禽流感病毒抗原二联疫苗的研发;<br />(3)猪霍乱沙门菌和猪链球菌二联疫苗的研发;<br />(4)猪霍乱沙门菌和猪巴氏杆菌二联疫苗的研发
了解更多

薛羽

所在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神将架构搜索
服务产业领域:电子信息
主要研究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神将架构搜索。<br />成果:<br />(1) Yu Xue(薛羽), Chen Chen, and Adam Slowik, 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 based on a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with probability stack, 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2023. DOI:10.1109/TEVC.2023.3252612 (SCI)<br />(2) Yu Xue(薛羽), Yixia Zhang, and Ferrante Neri, A method based on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and 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 to enhance cycle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performance for image trans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al Systems. 2023. (SCI) (录用)<br />(3) Yu Xue(薛羽), Weinan Tong, Ferrante Neri, and Yixia Zhang, PEGANs: Phased evolutionary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with selfattention module, Mathematics, vol. 10, no. 15, p. 2792, 2022. (SCI)<br />(4) Yu Xue(薛羽) and Jiafeng Qin, Partial connection based on channel attention for differentiable 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pp. 1–10, 2022. (SCI)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