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2130个团队

2013年10月02日

生态环境材料创新团队

盐城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吴其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417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吴其胜,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生态环境材料团队学术带头人。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完成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耐高温环保型高性能盘式刹车片的开发及其产业化”等省级以上课题9项,通过江苏省科技厅鉴定11项。出版“无机材料机械力化学”、“材料物理性能”专著教材13部,在“JOURNAL OF RARE EARTHS”、“无机材料学报”、“硅酸盐学报”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 EI收录11篇,CA收录15篇。申请、授权专利及科技进步奖6项。与江苏威特集团、中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吉能达环境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三年科研总经费达500多万元。

2013年10月02日

产品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化制造

盐城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周海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416
装备制造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9人,其中,教授3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2项,其中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5项。发表SCI论文2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在光电子材料(碳化硅、蓝宝石、铌酸锂、氧化镓)超精密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汽车散热器自动装配机成果已在康杰机械制造公司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西门子上海研发中心、康杰机械制造公司、悦达专用车有限公司、江苏金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大丰市燃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东台市康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东台市通港过滤分离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江苏省迅达探伤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迅达探伤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鑫成投资公司、南京佳乐船舶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宙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盐城市百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盐城市诚良高尔夫电动车配件有限公司、盐城市康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多万元。 团队负责人:周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盐城工学院机械学院、优集学院副院长。

2013年10月02日

新型功能材料与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团队

盐城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许琦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415
新材料
许琦: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网络评议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培养对象,盐城市有杰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8,其中硕导3,教授2人、副教授4。近五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2项,国家中小型创新基金4项。发表SCI论文36篇,获专利授权8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燃煤烟气脱硝、脱汞和生物功能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与江苏东大热能机械有限公司、江苏天波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五年科研总经费达400多万元。

2013年10月02日

林永义教授团队

西交利物浦大学

团队带头人:林永义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1413
电子信息
林永义,海归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近几年,承担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5篇,获专利授权1项。

2013年10月02日

赵策洲教授团队

西交利物浦大学

团队带头人:赵策洲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412
电子信息
赵策洲,海归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博导。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近几年,承担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10篇,获专利授权2项。

2013年10月02日

材料精密特种成形加工——雷卫宁团队

江苏理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雷卫宁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410
电子信息
雷卫宁,工学博士,教授;省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建设学科负责人,常州市材料精密特种成形高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电化学加工技术委员会委员。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9人。拥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和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领军人才(第一层次)等省、市人才培养对象5人,是学校重点扶持的科技创新示范建设团队。 近5年来,团队成员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市厅级科研项目和服务地方经济的横向项目20多项。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内的科技成果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含5项授理),发表相关的三大检索学术论文近40篇。 拥有“常州市材料精密特种成形高技术重点实验室”,与企业联合申报成功了“江苏省大型铸件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端中小铸件制造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与北京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成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船集团726所、常州精棱铸锻有限公司、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和常州华中集团等许多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在科学研究、推动企业产品技术升级与节能减排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2013年10月02日

化学生物学团队

江苏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郑元林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409
现代农业
郑元林,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培养对象。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 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同时还兼任江苏省抗衰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动物学会理事。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5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12人、副教授12人。2011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申请了“杂环骨架的定向构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已经通过一审评审),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项。近2年来已经发表SCI收录论文185篇,其中SCI一区或二区收录论文21篇, SCI Top刊物论文15篇。申请相关发明专利18件,已经取得各类技术鉴定6项。进行了“蛹虫草转化”的产业化项目1项。与豪森药业、嘉隆化工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3年10月02日

氟化学化工材料研究科技服务团队

济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书香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408
其他
张书香,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教育部首批资助的高校骨干教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第十次党代大会党代表。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氟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任“山东省氟化学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山东省氟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山东省航空航天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颗粒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复合材料常务理事、《工程塑料应用》编委和《山东化工》等杂志的编委等。 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有机氟高分子、氟化学和化学建材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负责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纵向科学研究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4项、国家军工项目、教育部、省自然科学资金项目(或重点项目)多项、和省科技攻关项目(或重大攻关项目)20多项,科研项目的总经费有1000多万元,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多数论文被国外的SCI和Ei收录,已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主持开发的氟涂料、氟树脂和含氟醇等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家和省重点推广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所开发的四氟丙醇项目受到外商重视,引进外资1亿元,为社会新增工作岗位500多个.该项目的工业化,社会效益显著。

2013年10月02日

先进数控技术

南京工程学院

团队带头人:汪木兰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407
装备制造
团队带头人简介:汪木兰,博士,教授。先进数控技术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先进数控技术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分会秘书长,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委员。 团队简介:先进数控技术科技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3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8人。近3年,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1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8项。发表SCI/EI论文37篇,获专利授权22项,软件著作权5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在数控系统软件硬化、数控技术工程应用、先进电机伺服驱动、软测量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性成果,伺服驱动及软测量方面的成果已在卧式数控多工位冷镦机开发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南京天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山能精密机床有限公司、南京华兴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1300多万元。

2013年10月02日

水资源与环境科技服务团队

济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马振民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406
能源环保
马振民,男,1962 年9 月生,山东省平邑县人,博士,教授,现任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1986 年9 月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水文地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1 年6 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研究方向为地下水污染与控制,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 年5 月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研究方向为地下水资源与控制。现任山东省“十一五”水文学及水资源重点学科负责人,地下水数值模拟与污染控制方向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水文地质、环境工程、环境地质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水利部科技攻关计划等科研项目16 项,获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 项、三等奖2项,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 项,主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导论》专著1 部,在国内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2013年10月02日

网络信息处理科技服务团队

济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杨波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405
电子信息 其他
杨波,男,山东淄博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省网络环境智能计算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山东省委保密委员会技术咨询专家组副组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学术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控制专委会委员,山东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计算材料学等。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国家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21篇,EI收录35篇。在计算机网络方向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计算机优秀应用成果一等奖2项。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国家建材局部级有重要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教师,济南市劳动模范,山东省高等学校十佳优秀教师等称号。

2013年10月02日

高性能金属材料的轻量化、功能化设计及表面防护技术——王章忠团队

苏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宜怀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404
新材料
王章忠,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主持或主要参加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国家计委重大工程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纵向科研课题30多项,企业委托课题多项,主要参与研发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主编全国高校规划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获百项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2项。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4人,其中教授1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6项,其中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发表SCI、EI论文70余篇,获专利授权10余件。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项。与南京三邦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南京德邦金属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斗升金属热处理加工有限公司、江苏康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5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