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水泥分解炉多燃料分级燃烧节能降氮技术

团队编号:10103
工作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单位类型:
研究方向:水泥分解炉多燃料分级燃烧节能降氮技术 基于CFD技术,构建了集气流流动、多燃料燃烧、生料分解及NOx减排 研究为一体的分解炉多燃料分级燃烧节能降氮的数值模拟平台,在综合考虑 流场分布、煤粉燃烬率、生料分解率及NOx还原率等重要指标后,通过分 解炉结构优化设计及燃料喷射管道的优化布置,达到节能、降耗、减排 NOx以及高效协同处置可燃固体废弃物的目的。  节能降耗:优化风、煤、料的耦合方式,使燃料燃烧放热与生料吸热分 解过程达到最佳的匹配效果。  分级燃烧减排NOx:对脱硝喷管的空间位置、布置方式、入炉角度、深 入长度以及分煤比例等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优化的分解炉分级方案。  协同处置可燃固废:对可燃固废的投放方式、进口位置、投放比例等进 行优化设计,提出分解炉高效处置可燃固废的方式。 开发了 “分解炉分级燃烧参数优化专家系统”,在华新水泥(秭归) 有限公司建成了相应的工业化生产示范线,当只采用分级燃烧时 NOx脱除率高达58%;当分级燃烧与SNCR联用时降低氨水用量达 31%,扣除人工及维修成本,在日产5000吨情况下,日节约人民 币约为2000元。  开发了“RDF分解炉协同处置优化方案专家系统”,为工业化生产 示范线(华新水泥(武穴)有限公司)的建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 导,示范线上燃料替代率高达50%,年节煤5万吨,年减少脱氮费 用260余万元。
服务产业领域:
参加活动: 首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
发布人:谢峻林
负责人:谢峻林,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全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结论审议委员委员、材料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 团队现有固定成员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建材工业窑炉热工工程研究,包括熔窑数值模拟、燃烧减排,脱硝催化材料等。在燃烧优化、固硫、 SCR脱硝、分级燃烧减排NOx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对建材行业燃烧减排理论有重要补充与发展。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 项目。其中,参加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低环境负荷水泥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工业水泥窑 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技术及示范”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
1335 次浏览 分享到

团队详情

团队简介
负责人:谢峻林,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全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结论审议委员委员、材料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 团队现有固定成员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建材工业窑炉热工工程研究,包括熔窑数值模拟、燃烧减排,脱硝催化材料等。在燃烧优化、固硫、 SCR脱硝、分级燃烧减排NOx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对建材行业燃烧减排理论有重要补充与发展。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 项目。其中,参加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低环境负荷水泥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工业水泥窑 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技术及示范”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
参展成果
骨干成员
姓名 职务/职称 方向
在研课题
课题名称 科技计划名称
重大成果
成果名称 所获奖项
团队带头人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方式
联系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咨询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