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生物医用药用材料技术团队

团队编号:09768
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单位类型:
研究方向:
服务产业领域: 生物技术与医药
参加活动: 第七届中国江苏产学研合作大会、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
发布人:樊李红
樊李红,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 年入选武汉东湖高新区“3551 人才计划”,2012 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项,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企业委托课题等近 30 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50 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0 余项,授权 10 项。长期从事生物医用药用材料的研究,具有丰富的产业化经验,成功产业化10余个产品,其中在国内首创并已成功产业化的负压封闭引流医用海绵和可注射根管修复生物陶瓷填补了国内各自领域内的空白,性能达到甚至超过国外产品,打破了国外进口产品在国内的垄断格局,造福国人。 团队由11名教授、5名副教授以及60余名研究生组成,长期从事天然高分子医用药用材料、合成药物及中药现代化、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在相关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基础。
2660 次浏览 分享到

最近对接

JSKB
2019-10-21

团队详情

团队简介
樊李红,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 年入选武汉东湖高新区“3551 人才计划”,2012 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项,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企业委托课题等近 30 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50 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0 余项,授权 10 项。长期从事生物医用药用材料的研究,具有丰富的产业化经验,成功产业化10余个产品,其中在国内首创并已成功产业化的负压封闭引流医用海绵和可注射根管修复生物陶瓷填补了国内各自领域内的空白,性能达到甚至超过国外产品,打破了国外进口产品在国内的垄断格局,造福国人。 团队由11名教授、5名副教授以及60余名研究生组成,长期从事天然高分子医用药用材料、合成药物及中药现代化、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在相关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基础。
参展成果
骨干成员
姓名 职务/职称 方向
徐海星 教授 制药
谢智中 教授 化工计算
胡萍 教授 高分子材料
易英 教授 高分子材料
秦华利 教授 药物化学
张成潘 教授 药物化学
熊富良 教授 中药现代化
许沛虎 教授 中药制剂研究与新药开发
谢浩 教授 生物制药
舒志元 教授 仿制药研发与产业化
刘霞 副教授 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
黄志军 副教授 中药制剂研究与新药开发
张方林 副教授 药物化学
林宁 副教授 生物质材料
何广华 副教授 生物质化工
在研课题
课题名称 科技计划名称
酶法接枝壳聚糖多肽衍生物复合材料对皮肤瘢痕形成影响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新型RGD肽修饰类肝素多糖材料的制备及对皮肤细胞、组织增殖的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鱼胶原蛋白酶法修饰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创伤愈合的影响 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
生物活性纤维及其制品规模化生产 湖北省重大新产品专项资金项目
新型生物活性复合医用海绵的研发和产业化 湖北省重点新产品
医用海藻酸复合凝胶纤维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
新型负压引流生物海绵材料 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聚醚醚酮(PEEK)在KW系列骨科用外固定系统应用开发 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重大成果
成果名称 所获奖项
团队带头人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方式
联系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咨询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