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陈坚团队

团队编号:07426
工作单位:江南大学
单位类型:211系统院所
研究方向:代谢工程与发酵过程优化控制
服务产业领域: 生物技术与医药
参加活动:
发布人:陈坚
陈坚,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1年获教育部第二届青年教师奖、全国优秀教师,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Porcess Biochemistry、J. Agr. Food Chem、生物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杂志编委,啤酒发酵工程技术、乳品生物技术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团队始由伦世仪院士于1985年创建,由生物工程学院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全体成员组成,包括5名教授、3名副教授、1名讲师和1名技术人员。承担包括国家“973”项目、“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8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作为第一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育部、江苏省、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1项。多种有机酸(透明质酸、丙酮酸、维生素等)与酶(PVA-降解酶、角质酶、过氧化氢酶、谷氨酰胺转胺酶等)发酵生产技术已经转让给国内30余家企业和国外11家企业,并与其中大多数企业建立了持续的技术合作关系。
427 次浏览 分享到

团队详情

团队简介
陈坚,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1年获教育部第二届青年教师奖、全国优秀教师,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Porcess Biochemistry、J. Agr. Food Chem、生物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杂志编委,啤酒发酵工程技术、乳品生物技术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团队始由伦世仪院士于1985年创建,由生物工程学院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全体成员组成,包括5名教授、3名副教授、1名讲师和1名技术人员。承担包括国家“973”项目、“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8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作为第一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育部、江苏省、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1项。多种有机酸(透明质酸、丙酮酸、维生素等)与酶(PVA-降解酶、角质酶、过氧化氢酶、谷氨酰胺转胺酶等)发酵生产技术已经转让给国内30余家企业和国外11家企业,并与其中大多数企业建立了持续的技术合作关系。
参展成果
骨干成员
姓名 职务/职称 方向
堵国成 教授 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酶技术、食品生物技术
李江华 教授 酶技术、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
刘龙 教授 合成生物技术、过程系统优化技术
周景文 教授 植物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技术、真核微生物氮代谢阻遏调控及其应用
在研课题
课题名称 科技计划名称
重要食品酶微生物发酵生产与高效制备关键技术 863课题
解脂亚洛酵母代谢网络异位重构强化alpha-酮戊二酸积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生态纺织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 2011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重大成果
成果名称 所获奖项
棉织物染整前处理关键酶制剂的发酵生产和应用技术 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轻工食品学科研究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团队带头人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方式
联系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咨询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