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电动汽车轻量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团队编号:09595
工作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单位类型:其他高校
研究方向:
服务产业领域: 新材料
参加活动: 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
发布人:赵振东
团队现有成员10人,其中核心成员5人,骨干教师5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致力于在“电动汽车白车身轻量化设计”、“车辆性能先进检测系统和数据挖掘方法”、“新能源汽车传动及节能技术”等方面展开科学研究,目前已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镇江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两项、南京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出版专著3本,发表论文100余篇。团队成员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拟全量理论的超大步长高精度板成形快速模拟算法”、跃进汽车集团南京模具装备有限公司轿车车身覆盖件开发工程项目、南京汽车研究院某军车车身设计项目等,对电动汽车车身轻量化领域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通过运用该技术,在实际案例中实现了白车身总重量降低79公斤,白车身自身减重比例为29%,车身轻量化系数由4.858提升到4.739,从而在降低车身重量的同时,保证了车身的综合性能不下降,电动汽车NVH性能和整车综合性能进一步提高。团队成员陈茹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非线性自回归模型的汽车悬架特征提取及状态辨识方法研究”和团队成员张袁元主持“基于阵列全息的车辆振源识别与贡献排序方法研究”,其他团队成员完成或正在承担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等效性与增效性构建车辆部件振动谱的共性机理研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四批项目“基于新技术集成的汽车悬架激振台”,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汽车悬架隔振性能混沌评价的方法与实现”和“采用非线性时序分析的轨道车辆转向架运行状态辨识”,构建了车辆性能先进检测系统和数据挖掘方法。截止到2016年底,同时运用该技术研发完成的电动汽车已二款上市销售,累计销售量超过3000台,实现了5163万元的销售额。其它几款电动车型也将陆续上市销售,预计年销量可达7万台。运用此技术的电动汽车,在同样电池容量的前提,可提高续航能力15%以上,并显著减少CO2排放,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科技创新团队在学生培养方面,同样获得较多荣誉,参加挑战杯、获得省优秀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竞赛奖等…。团队丰富和扩展了车辆工程专业的内涵,建设了教师的科研平台,培养了更优质的学生,目前获得学校重点扶持,是校项目制教学试点单位之一。
726 次浏览 分享到

团队详情

团队简介
团队现有成员10人,其中核心成员5人,骨干教师5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致力于在“电动汽车白车身轻量化设计”、“车辆性能先进检测系统和数据挖掘方法”、“新能源汽车传动及节能技术”等方面展开科学研究,目前已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镇江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两项、南京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出版专著3本,发表论文100余篇。团队成员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拟全量理论的超大步长高精度板成形快速模拟算法”、跃进汽车集团南京模具装备有限公司轿车车身覆盖件开发工程项目、南京汽车研究院某军车车身设计项目等,对电动汽车车身轻量化领域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通过运用该技术,在实际案例中实现了白车身总重量降低79公斤,白车身自身减重比例为29%,车身轻量化系数由4.858提升到4.739,从而在降低车身重量的同时,保证了车身的综合性能不下降,电动汽车NVH性能和整车综合性能进一步提高。团队成员陈茹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非线性自回归模型的汽车悬架特征提取及状态辨识方法研究”和团队成员张袁元主持“基于阵列全息的车辆振源识别与贡献排序方法研究”,其他团队成员完成或正在承担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等效性与增效性构建车辆部件振动谱的共性机理研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四批项目“基于新技术集成的汽车悬架激振台”,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汽车悬架隔振性能混沌评价的方法与实现”和“采用非线性时序分析的轨道车辆转向架运行状态辨识”,构建了车辆性能先进检测系统和数据挖掘方法。截止到2016年底,同时运用该技术研发完成的电动汽车已二款上市销售,累计销售量超过3000台,实现了5163万元的销售额。其它几款电动车型也将陆续上市销售,预计年销量可达7万台。运用此技术的电动汽车,在同样电池容量的前提,可提高续航能力15%以上,并显著减少CO2排放,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科技创新团队在学生培养方面,同样获得较多荣誉,参加挑战杯、获得省优秀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竞赛奖等…。团队丰富和扩展了车辆工程专业的内涵,建设了教师的科研平台,培养了更优质的学生,目前获得学校重点扶持,是校项目制教学试点单位之一。
参展成果
骨干成员
姓名 职务/职称 方向
赵振东 副院长、教授 现代汽车设计及理论
张雨 教授 汽车技术状况检测与控制
陈茹雯 教研室主任/教授 车辆轻量化制造工艺
张袁元 讲师 车辆动力学与轻量化算法
在研课题
课题名称 科技计划名称
车辆NVH性能的失效预测与控制研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汽车独立悬架橡胶衬套正向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带电涡流阻尼器与大承载永磁悬浮轴承的储能飞轮转子动力学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基于阵列全息的车辆振源识别与贡献排序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基于非线性自回归模型的汽车悬架特征提取及状态辨识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汽车轻量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江苏省产学研课题
汽车NVH性能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江苏省产学研课题
重大成果
成果名称 所获奖项
团队带头人
姓名: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方式
联系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咨询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