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联在线·新闻速递

报道最新产学研动态、政策、成效

科技九条出台后:南农大副教授“光明正大”创大业

发布日期:2016-10-20 消息来源:南京市科委

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黄明最近成了学校里的“明星”。日前,他宣布了创业的消息,成为南京“科技九条”出台后,南农大教师中“下海”的第一人。

记者近日了解到,黄明的新公司已确定落户位于溧水县的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白马农业科技特别社区),一期将打造近5000平方米的国内首个传统肉制品现代化加工示范工厂,预计今年下半年就能建成投产。

希望通过创业解决一些威胁食品质量安全的难点热点问题

今年42岁的黄明,是南农大“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在承担相关专业研究生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在肉品质量控制领域主持了多项国家和省的重点科研项目,是全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我从大学本科到博士后阶段,一直从事食品特别是肉品相关专业的学习研究,接触这行已经20多年。我特别关注食品生产一线的情况。事实上,国内的食品和肉品生产企业,普遍存在设备、工艺落后,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控制等问题,隐藏着食品安全的诸多隐患。”黄明说,“而我们这些科研一线的人员,手中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却很难直接用于生产实践,无法直接造福老百姓。因此,我特别想通过创业来将手中的科技成果‘物化’,实际解决一些威胁食品质量安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黄明坦言,他日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经非常繁忙。几乎每天早上都在6点以前起床,晚上没有早于11点睡觉的。“创业是一件需要勇气和极具挑战的事,我想趁自己还有激情和精力,乘着‘科技九条’的东风,完成自己的创业心愿。”

1年多前“私下”创业尝到甜头,“科技九条”出台后“光明正大”创大业

黄明创业的想法早几年就已经形成了,但原先学校对教师创业的态度并不明朗,也有个别像他一样有创业想法的老师,但大家都只在私下运作。黄明透露,1年多以前,他带领几个同事和同学一起迈出了创业第一步,但公司并没有以他本人的名义进行工商注册。

“我们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食品企业——南京缇丰食品有限公司,将它位于马群的工厂进行改造后,专门生产应用新技术研发的肉制品,例如完全不含防腐剂、在冷藏下可保存两至三个月的各类酱卤肉制品等。”黄明说,“然后我们开了一些专卖门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市场反响。一年多时间,已经在南京、常州和苏州开出5家连锁店。”

第一次“小试身手”的成功,坚定了黄明正式创业的信心。如今,他的心中已清晰绘就了未来公司发展的蓝图。“我们在白马特区拿下了33.8亩土地,除了一期建设的肉制品加工工厂,后期还将建设先进的调理肉制品现代化生产线、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支撑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线,以及配套的研发中心、培训基地等。公司计划在3年内销售额要达到1个亿。”

黄明透露,他的工厂里将不使用任何进口设备,南农大工程技术学院的陈坤杰教授也加入了他的创业团队,将全权负责生产线的工艺设计和制造等。“我们将使用完全自主的技术,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肉制品生产示范工厂,未来还将提供专业的人才和技能培训等。”

创业得到多方支持,但目前还面临资金筹集和人才招募难题

创业的起步阶段,没有专业团队的协助,黄明心里多少还有些忐忑。最近,市科委一直在帮助黄明协调新公司选址事宜。考察多处之后,最终选定溧水白马,又积极帮他与特区对接。特区方面也根据“科技九条”的优惠政策,给予了大力扶持。

南农大校长周光宏也非常支持黄明创业的“大动作”,他表示,“科技九条”里相关的扶持政策,黄明和他的团队都能享受到。此外,南农大正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技九条”的实施细则,希望激励更多教师和学生投入创业的热潮。

虽然创业之举获得了多方支持,但黄明表示,目前还面临资金筹集和人才招募的难题,预计公司一期投资就要1500—2000万元,最近他和团队正在为筹资奔波。此外,团队里多是研发人员,缺乏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也正在进行全国招募。

南京“科技九条”鼓励高校教师离岗或在职创业,而黄明并没有选择“离岗”。他认为,创业与目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脱离市场,往往只能漫无目的地搞科研,研究出来的成果最终只能束之高阁。而我们在创业的第一线,了解了市场第一手的动态,今后的科研方向将更明确,同时创业的工厂也可以成为学校培养人才的实训基地,可谓一举多得。”

805 次浏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