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20 消息来源:无锡市科技局
日前,对全国7家知名整车厂配套的8家发动机企业的一份调查显示:一汽解放公司无锡柴油机厂生产的发动机,零公里故障率低于其他厂家82.7%,零公里故障率在国内同类发动机企业中最低。
另据了解,在一汽集团公司过程质量审核中,锡柴已连续第三年排名自主体系第一位。这一系列数据表明,致力于打造“民族品牌,高端动力”的一汽锡柴,通过实施品质领先战略,为企业“四次创业”赢得了良好的开局。
体系为本 筑牢质量根基
锡柴的体系建设首先从规范制度抓起,工厂建立了455个专业质量技术标准、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工作标准。
锡柴还根据平台开发新品、应用开发新品、配套开发新品三个类别,分别建立了质量门。质量门采用亮灯方式显示状态:绿灯表示质量门完全达到标准的要求,可以开启;黄灯表示质量门不能全部达到标准的要求,但有遏制措施,可以有条件开启;红灯表示质量门不达标,并且没有对策改进措施,必须立即关闭。
锡柴质保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锡柴,制度、标准一旦确定,那就将按照一个口号喊到底、一项工作干到底、一条路子走到底的工作作风予以贯彻,任何人和任何原因都不通融,哪怕是暂时失去市场订单,也决不姑息迁就。
为使锡柴人始终紧绷质量之弦,锡柴组织全体员工签订质量承诺书、进行锡柴人质量誓言评选、编制员工手册、建立质量馆,并通过在厂内局域网、厂报设立专栏,正面宣传质量先进人物和事迹;通过将质量事故、质量隐患拍摄成质量警示片,反面警示员工轻视质量的危害,营造了浓郁的质量氛围。
过程监督 严密质量控制
近年来,锡柴厂以顾客为导向,对产品实施了全过程的管控。为保证每一台柴油机都是精品,锡柴狠抓采购件质量管理,与供应商建立“目标同向、责任同心、战略同盟、和谐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实施了严谨的供应商开发流程。
同时,锡柴前移质量控制防线,通过建立锡柴专用件生产线、派驻生命工程代表驻点供应商、组建专家组进行供方帮促、实施联合质量攻关改进、举行联合质量会议等举措,进行交流和沟通,提升采购件质量。
锡柴将质量改进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通过建立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以ERP有效集聚、管理和控制柴油机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三流”统一,构建“内外互联、上下互通、运行高效”的数字化管理体系;通过生产质量改进和市场质量改进,形成了内外并举的质量改进流程。
锡柴还通过开展“全员、全岗位、全过程、全体系”的质量活动,使质量管理能力、控制能力和改进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实物质量也得到同步提升。一年来,锡柴机的工废率、返工率、万元销售收入外部质量损失率均有明显的下降。
“铁腕”震慑 落实质量责任
在质量责任的落实上,锡柴充分贯彻厂级、部门级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人员)具体抓、强调各级一把手质量责任的“二级三抓、落实一把”的思想。
在执行过程中,倡导“认真、严肃、铁腕”的质量执行文化。干每项工作,都要按章办事,按照流程、按标准操作;对质量问题,讲原则不讲情面。
今年3月5日,锡柴公布了一起因气缸盖上火花塞钢套的过程控制不严密,不能完全确保扭矩达到技术要求,受到用户抱怨的处理通报。据统计,近三年来锡柴累计发出处理通报140份,有6人被降职、转岗或解除劳动合同,同时有571人次获得质量奖励。
如今,锡柴启动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质保中心建设,将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控制手段、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及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等,来进一步提高质量控制能力。同时,质保中心设有开发、采购、监督、理化、非金属、计量6个质保站,包含20项质量细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