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20 消息来源:科技日报
坚定不移谋创新·主体 中国科技网讯 南浔古镇,一条不起眼的大街。进一大门,往里走,有一家看上去门面同样不起眼的企业——浙江玛拓驱动设备有限公司。有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玛拓驱动”凭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领域抢占了技术制高点,研发成功6大系列数十款产品,在电梯领域攻城夺池,2010年销售210台,2011年增加到3000台,今年将达到6000台。这是一种跳跃式的发展。目前企业拥有28个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个。 3年创新实践,“玛拓驱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小型科技企业也能成为创新主体,小型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大有作为。 董事长钱士亮,4月21日还在江苏市场调研。4月22日上午7点半赶到公司,8点33分赶到湖州,再到南浔区政府来接科技日报记者的时候,已经是10点零3分了。他做事很严谨,对数字特别有感觉。“我们的电机设备有10个主部件,16个次主部件,163个零部件,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有1000多个,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企业整个自主创新。”至今,“玛拓驱动”出品的数千台电机无一有企业投诉质量问题。 “玛拓驱动”视产品质量为生命,而支撑生命的是血脉里流动着的自主创新的新鲜血液。 4月21日,记者走进“玛拓驱动”。 “当初,我们通过前期市场调研,觉得有能力在永磁同步电机领域有所突破,有发展空间,定位就是‘技术,自主研发,创新为上;品牌,民族化,但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进入国际市场’。”于是,在2009年的时候,带着使命,“玛拓驱动”应运而生。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玛拓驱动”,记者发现了企业自主创新独特的3年、3月、3天形成的“三三三现象”:从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01系列到06系列用了3年时间,产品研发周期为3个月,组装生产一台电机时间为3天。如06系列2011年6月2日立项,9月25日研发成功进入产业化,3个多月。研发速度的加快,产品进入的领域大大拓展。02系列主要是普通住宅,05系列主要配套无机房电梯,06系列则专为别墅电梯设计,对噪音、性能要求更高。 在“玛拓驱动”眼里,企业自主创新犹如高举旌旗上战场。 南浔是电梯之乡,电机是电梯的心脏。世界电梯产量的70%在中国,中国产量60%在长三角,长三角产量的40%在南浔和江苏吴江等地。在以南浔为中心的方圆50公里内,有60多家电梯企业,“玛拓驱动”供货的企业达到25家之多。但这里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产品竞争硝烟四起。谁拥有自主核心技术,谁就会笑到最后。 “玛拓驱动”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以自主创新抢占技术制高点。 虽然年轻,但“玛拓驱动”对自主创新有着自己的解读:首先,企业是为市场进行自主创新,为了在国内外技术领域有发言权,是先有市场需求,再有自主创新,而不是为了论文和评奖;第二,企业自主创新要有储备,有的产品会立即产业化,有的研发要不断完善,寻找最好的市场机会,这样创新能保持持续的动力;第三,企业自主创新要把握市场的需求和技术发展的节奏,在研发上要早走半步。 “玛拓驱动”自主创新有一个基础,或是前提,就是“掌握三点,运筹帷幄”:一是研究和掌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二是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信息,钱士亮从今年春节上班到现在,50%以上的时间在调研市场;三是不断了解国内外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玛拓驱动”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经常进行交流与沟通。 “玛拓驱动”把自主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实施。 从市场调研到设计,从研发到生产,在“玛拓驱动”形成了一个系统工程。在生产现场,记者看到车间里贴着一张葡萄图,每个员工都有一个方格,上面记录着每天的质量表现,有质量问题的画上红葡萄,质量好的画上紫葡萄,与奖金挂钩。“葡萄园管理法”,以严格的科学管理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保证,从原料、配料到产品装配等进行全过程质量跟踪,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把关;企业引进了一支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专业设计人员占员工总数的20%以上。在研发部,科技人员管理实行的是“项目工作化”,每一个项目都由一个个课件组成。这样,研发和产业化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什么是研发?” “玛拓驱动”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认识是:“研发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一次偶然的突破。” 在“玛拓驱动”,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为自主创新配套出台“政策”。其一,舍得研发投入。3年来,公司研发投入800万元,今年将投入380万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0%左右;其二,加强质量管理,给每一台产品一个“身份证”,每一台主机、每一个零部件的组装,每个部件的供应商等都记录,可一查到底;其三,对产品进行最严格的噪音检测和安全性能检测等;其四,有一套科技人员的激励制度。每个项目完成都有奖励,产生效益再进行新的奖励,以激活科技人员的创新欲望,不断产生创意。正因为如此,一批有开发设计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人才愿意留在这里,创造他们新的人生价值。 2011年,“玛拓驱动”进行了一次重大创新。这次创新的成果是:节约了稀土资源,降低了成本,为节能减排作出了新的贡献,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强了。 钱士亮递过来的名片上有一句话:“玛拓驱动世界,科技引领未来。”他说,一个企业,不论大小,要想在自主创新上有所建树,文化和技术的积累非常重要。企业创新不能走捷径,而是要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一个企业,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是否努力决定于自己,所以,一定要保持持续的工作激情。“我们已经制定了企业发展规划。我可以说,5年时间,‘玛拓’品牌就会成为中国一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