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20 消息来源:科技日报
携“瑞鹰Ⅱ”、新款同悦等整车、零部件领域的优秀产品,江淮汽车从北京车展的第一天开始,就牢牢吸引了所有关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者的眼光。这家来自皖中的企业,性格如它所在的省份一般中庸、细腻而又不失进取,无论何时都能够为这个钢铁与轰鸣构成的行业,带来一抹清致的徽风皖韵。 多年以来,秉承“创新发展自主品牌,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使命,江淮人始终把自主创新看做驱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加大自主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江淮汽车不仅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也增强了自主品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令自主创新成为民族企业的真正灵魂与最美风韵。 改变世界看中国的眼光 今年2月,巴西的汽车杂志《四轮世界》,将一款车型以拆解图例的形式作为了当期杂志的封面。这是这家巴西最权威的汽车媒体继大众“高尔夫”之后,20年来再也没有做过的事情,而这款受到如此礼遇的车型,就是以11个月的创纪录最快时间完成了6万公里耐久测试,并成为测试中成绩最好车型之一的江淮“同悦”轿车。 自2011年3月18日,江淮汽车在巴西市场推出第一款同悦RS轿车以来,迅即在当地汽车市场刮起了一阵“江淮风”,在全面上市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江淮汽车便实现终端销售4461辆;而跨过月销3000辆门槛,标致用了16年,丰田用了13年,雪铁龙用了12年,江淮汽车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2011年江淮累计实现出口巴西37725台,超过中国其他品牌出口巴西同类轿车的总和,位居中国品牌第一,国际品牌第二。以巴西市场为发轫,2011年,江淮汽车全年出口各类汽车6.63万辆,同比增长207.19%,出口行业排名也由2010年的第十位攀升至第四位。 “JAC出口的商用车和乘用车与国内自主品牌同类产品相比离岸价格高出10%以上,优势就在于品质。”江汽集团公司董事长安进表示,“江淮汽车坚持‘品质的JAC’的价值定位,这是海外客商最看重的。”目前,江淮汽车产品已出口到亚洲、非洲、南美以及欧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销区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9家海外KD工厂,并成立了海外合资公司。 面对业绩,江淮人保持着清醒,他们始终明白,飘红海外市场,“品质”是赢得成功的关键,其核心是江淮汽车自主创新的实力的彰显。正是立足于自主创新,注重体系能力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才使得企业增强了自主品牌产品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拓市场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 2011年9月4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环球版在显著位置发表题为《中国努力赢得巴西消费者的认可》的报道。文章认为,以江淮汽车为代表的中国产品,正改变着“中国制造”的形象。 完整体系令创新永不枯竭 江淮汽车也深刻认识到,在一个全球化竞合的时代,不能够有效利用国际资源的企业,不是一个合格、优秀的企业。通过近年来的努力,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江淮构建起一套国内领先的五层次的自主研发体系。 其中,合肥本部的技术中心是核心层,拥有四个专业研究院、二十个职能支持部门,将整体结构划分为规划控制、设计开发、试验验证三大模块,着力于职能专业和产品实现两种研发组织模式的特点;下辖意大利设计中心(都灵)、JAC—日本设计中心(东京)等研发机构的海外研发中心,主攻汽车内外饰造型设计,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支撑本部新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提升;与合肥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建立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分别侧重于整车、专项技术和CAE等不同领域;与意、英、韩、日等国有合作关系的设计公司,协同参与新产品开发项目,提供专业领域的一流技术支持和服务。最后,公司各事业部层面的技术、产品开发部门,研究市场、精确定位,进行市场适应性产品开发。 “十一五”期间,公司共投入科技活动经费36.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4.06%,完成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1300余项。依托强大的自主研发体系,公司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乘用车战略业务完成M、S、A0、A、B、C等六大系列平台产品布局;商用车核心业务形成底盘、微卡、轻卡、中卡、重卡、轻客六大系列产品线;动力总成领域完成了GA平台、GB平台、GC平台、DA平台、DB平台、DC平台六大产品开发,并全部批量生产;新能源汽车方面,两批次1585台纯电动轿车高水平投放示范运营,增程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已完成二轮样车制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核心动力总成领域,2011年,江淮自产发动机累计产销突破60万台,由江淮汽车自主研发的2.0T、1.3VVT、1.5VVT发动机分别荣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其中自主研发的1.5L TGDI汽油发动机(缸内直喷高性能汽油发动机)与DC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将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自主品牌乘用车的“白金”传动系。 赢下汽车产业的未来 在江淮汽车的“十二五”规划中,“新动力、新传动、新能源”的“三新”技术,被看做企业抢占未来汽车技术的制高点、赢下产业未来的突破口。 在汽车行业,江淮汽车涉足新能源不算最早,但却是最富成效、商品化速度最快的。在新能源技术路线选择上精准务实、主动布局、深耕细作,可以说,现在的江淮汽车已做好新能源布局,力争在“十二五”末进入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第一阵营。 在乘用车领域,江淮纯电动轿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已成功进入推广应用和商品化运营。2011年1月,江淮汽车585辆纯电动同悦轿车批量进入私家车市场,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领域首创国内乃至全球最大规模的示范运营,开创了全国纯电动轿车规模投放市场的先河,运营效果超出预期。 去年4月,合肥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仪式在合肥举行,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仪式并对江淮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运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称江淮的新能源汽车毫不逊色于国外同类产品。在随后的2011年底,江淮1000台纯电动轿车再度投放市场。目前全国共有7000多辆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其中江淮汽车和安凯客车就有2000多辆。 如今,江淮汽车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整车集成和优化匹配技术、整车控制策略的开发、整车运行工况仿真技术;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开发流程,并建立了整车测试企业技术标准和评估体系。整车电控、电驱动和电池系统三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成果在同悦纯电动车上得到应用和提升,表现出较好的商品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