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联在线·新闻速递

报道最新产学研动态、政策、成效

天江药业:“产学研”打造中药现代化示范工程

发布日期:2016-10-20 消息来源:江苏省中小企业网

6月8日上午,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天江药业新厂区,穿梭不停的工人们正忙着安装调试生产设备。不久后,这里将形成全自动、信息化的现代中药配方颗粒生产流程,配备CNAS国家级实验室,成为全国中药现代化示范工程。“总投资6亿元的新厂区具备1万吨原料的加工能力,届时我们的产能将增至原来的3倍,可大大缓解目前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公司副总经理高任远说,新厂区预计8月份试生产,10月份正式投产。 百姓健康观念的变化和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让中医药学优势凸显,中医药服务更是发展迅猛。天江药业抓住这一“黄金发展期”,坚持“产学研”结合,保持了在国内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领军地位,2013年以来继续稳健发展,1-5月完成销售收入5.45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32%,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作为行业内的首创者和领跑者,天江药业从1992年开始就坚持科研兴企,率先自主开发中药配方颗粒,目前已经建设了省级中药配方颗粒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到员工总数的42%。通过技术创新,天江药业成为国内首家研制成功中药配方颗粒的单位,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级科研课题18项、省级课题9项,还创新技术与装备,按类别建立了700多个中药品种的个性化制备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实现产业化。当前,企业正积极申报国家级中药配方颗粒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还计划整合科研创新资源,成立天江药物研究院,为进一步做强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做好技术储备。 天江药业并不是国内唯一生产中药颗粒剂的企业。由于各中药颗粒剂生产企业受所处地域不同、用药习惯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产品的品种、原料来源及炮制方法都存在差异,出现了各家企业产品质量标准不一、工艺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为规范中药配方颗粒整个产业的行业标准,天江药业率先开展了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对大部分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实行原产地收购,并制定了原料标准;建立了中药配方颗粒在原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等方面的质量标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开展“同成份在不同品种中的专属性研究”并完成了质量标准700多个。目前,天江药业独创的单品种示范性研究——种子(种植)→药材(炮制)→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化技术体系建立和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其他中药颗粒剂企业的参考文本。天江药业还相继编辑出版了《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科研资料汇编》、《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集萃》、《中药配方颗粒薄层色谱彩色图 集》等,为有关部门制定国家质量标准提供了基础性研究。 中药制剂质量的稳定取决于中药材质量的稳定,天江药业不仅在采购、生产过程中层层严格把关,还主动将质量关口前移,把中药材的生产作为药品生产的“第一车间”。企业与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在安徽、江苏、山东、浙江、内蒙古等地按GAP规范建立了11个中药种植基地,优选种子,规范化种植,保证了药材在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等方面检测指标的达标。两年内,类似的种植基地将扩大到40个,实现常用中药品种的全覆盖。 最近,在稳定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的同时,天江药业又延伸开发出“天江本草萃”系列保健品,深受市场青睐。

327 次浏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