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24 消息来源:南通市科技局
海门市科技相关部门通过政策引导、重点支持、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依托的区域创新体系,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支撑。 制定出台鼓励政策,创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修改完善了《海门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提高了科技进步奖的奖励金额;修定了专利奖励办法,提高了发明专利的奖励额度;制定出台了《海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对获得南通市级以上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给予奖励。 进一步完善对乡镇、园区科技创新工作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将科技创新纳入全市三个文明考核中,年初下达科技创新工作任务指标,增加了发明专利申请量、研发投入、科技孵化器等考核内容,并逐一量化考核指标,将科技创新工作考核前7名的乡镇、园区评为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乡镇(园区)。 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组织开展金花节产学研洽谈会,并组织开展海门科技合作院校行活动,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培育成立了6家企业院士工作站、2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3家南通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依托研发中心吸聚了大批人才,并承担了多个科研项目。目前100多家企业研发机构形成了2000多名高工、研究生组成的技术人员队伍,同时吸引了300多名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为企业柔性服务,获南通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3项。白兔科创新能源公司以东南大学张耀明院士团队为技术依托,成立了院士工作站,致力于高倍聚光光伏发电产品的研发,目前公司已拥有各项专利10项,聚光产品转换率达到了38%,公司近期又投资1500万元研发制造太阳能高倍聚光光伏追日发电站,并加入了全球HCPV联盟,成为国内唯一成员。 搭建海门市家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针对我市家纺中小企业数量较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的实际,建立了海门市叠石桥家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优势,为全市家纺企业提供从技术研究、开发、咨询、培训等全方位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