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24 消息来源:广东省科技厅
8月31日,为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广东省委、省政府结合本地实际联合发出《关于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决定》(简称《决定》)。今天,广东省科技厅组织部分大学与部分专业镇在佛山市顺德区召开专题座谈会,共同交流和研讨加快推进的思路与措施。 广东专业镇建设十几年来,形成了具有广东特色的乡镇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经认定的326个省级专业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的31.1%。二是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2011年,全省专业镇科技投入达148.6亿元,97%以上专业镇建立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三是产业集群明显壮大。2011年,专业镇镇均工农业总产值136.7亿元,正呈现出集群化、特色化、品牌化的产业特征。四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目前,专业镇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专业镇第三产业占比达32.1%。五是“腾笼换鸟”取得新突破。借助市场倒逼机制,通过关、停、并、转等形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六是2011年,粤东西北地区建有省级专业镇194个,带动粤东西北农业“绿色崛起”。七是转型升级政策环境得到大改善。《广东省创新示范专业镇建设实施办法》《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管理办法》以及《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加快了全省专业镇转型升级的进程。 广东专业镇大部分都是传统产业,在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浪潮中,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压力。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许多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专业镇受到巨大冲击,专业镇的转型升级将是面对新时代新经济的唯一选择。会议认为,这次《决定》的颁发,将成为指导专业镇依靠科技创新推进转型升级的纲领性文件。 《决定》指出,加快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要实行“一镇一策”,加强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提高专业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决定》要求,突出企业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积聚国内科技资源,推动产业创新联盟建设,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建设高水平的科技产业园区,突出专业镇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专业镇参与国际合作。《决定》强调,健全专业镇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出建设九大服务平台: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服务,公共技术创新服务,信息服务,检验检测服务,标准体系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物流服务。 广东省在专业镇的科技创新工作中,一个突出的亮点是产学研合作中的“一校一镇、一院(所)一镇”“校企对接”机制。座谈会上,华南理工大学与梅州市丰顺县电声专业镇汤坑镇、华南理工大学与珠海市水产养殖专业镇白蕉镇、广东工业大学与东莞市模具专业镇横沥镇、中山大学与中山市LED照明专业镇古镇、西安交大研究院与佛山市顺德家电专业镇容桂镇等,分别介绍了成功合作经验与成果。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余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加强扶持优化服务,加强创新深化改革,加强考核科学评估。把《决定》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推进专业镇的转型升级,让专业镇经济在幸福广东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