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21 消息来源:无锡市科技局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产业发展关键要有适配载体。什么样的载体,集聚什么样的产业和人才,形成什么样的经济,最终造就什么样的城市。对矢志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湖湾城区的滨湖而言,转型发展的核心是抓经济,抓经济的核心是建设适应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三新”产业园区。
现代产业需要现代的载体,当今是“园区经济”时代,成就一个地区的地位,最终要靠园区说话。从世界上园区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新加坡发展经验看,其突破自身土地、人口及资源等方面瓶颈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都市产业园区。
真山真水的湖湾城区是滨湖有别于国内外其他城市核心区的最大特色,“山水之间办一流企业”的美好愿景对高层次企业和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经过多年的建设,滨湖的园区已经有了很好的框架布局和扎实的发展基础,现在已有条件、有基础发展更高水平的“三新”产业园区。
规划园区布局,拓展发展空间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促进园区科学发展、提升水平的基础保证,是积极拓展空间的重要手段。目前,滨湖区有六大科技园,将按照“超前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定位、错位竞争”的原则,各自拓展整体范围,获取更多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形成规模集聚效应。据悉,下阶段,该区将重点推进生命科学园三期、科教园二期、传感中心二期和国际工业设计中心、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二期等既定项目建设;并对贡湖大道两侧、蠡湖大道两侧、长广溪两侧等重点区域进行高水平策划创意,规划建设一大批符合“三新”标准的现代都市产业楼宇群,实现城市形象与产业发展水平“双提升”。
与此同时,滨湖将通过建设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三新”载体,进一步推动现有六大科技园区的品牌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马山生命科学园
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载体,打造国内领先、亚洲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园将把重心放在发展传感产业载体上,建设国家传感产业核心园区。科教产业园将主攻影视动漫、软件与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载体,打造创新创意创业基地。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将重点发展数字电影产业载体,打造“以国际技术、世界创意表述中国故事”的中国版“环球影城”,成为中国数字电影产业的标志性园区。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将建设工业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等产业载体,打造国内一流的工业设计研发创新中心、孵化培育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蠡湖科技创业园将重点建设总部楼宇经济载体,打造综合性的科技企业园区。
提升建设标准,完备载体功能
“三新”产业园区的核心是新载体。因此,滨湖区通过学习新加坡等地都市产业园区建设理念,按照现代产业发展要求,优化载体形态和功能,建设了一大批满足高科技产业发展各方面需求的新载体。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
据悉,滨湖区目前已建和在建的新载体已达200万平方米。这些新载体在功能上体现适配性,一般是3000-5000平方米的大平层,具备轻型生产、组装、测试功能,满足高科技企业从研发办公到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需要。同时,在外形上,新载体呈现出都市楼宇形态,以多层、小高层或高层的大单体产业楼宇为主,与城市风貌相融合,实现产业园区与城市街区的无缝对接。而在配套上,新载体很好地处理了产业与配套的关系,园区一般以产业为主、配套为辅,商业设施优先服务产业发展。走进“三新”产业园,所有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商业区、服务区、生活区既独立又融合,园区能够满足企业员工工作、生活、娱乐、学习等多样化需求。
界定政企分工,强化市场主体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政府的角色应当是示范引导、扶持服务。“三新”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初期,以政府推动为主导是必要的,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仍由政府扮演“开发商”角色,势必会造成投入不充足等问题,“必须科学界定政企分工,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和发展活力,以社会资本为主推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传感中心、集成电路设计中心、K-Park服务中心等载体相继建成和投用,滨湖区“三新”产业园区建设的标杆已经树立——让市场力量“唱主角”。滨湖区委书记朱渭平表示,目前该区在建设所有的“三新”产业园时,都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载体建设、项目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主体作用,逐步实现政府由投资主体向服务主体转变、由主导开发向参与开发转变,多方合力,加快园区建设步伐。◇
〖链接〗
什么是“三新”产业园区?
“三新”,即新载体、新业态、新经济。
新载体,就是外观符合现代都市要求,层高以多层、小高层、高层为主,功能上能满足高科技企业从研发到生产、销售全过程需要的大单体产业楼宇。新业态,就是依托新载体,招引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集研发、生产、检测、销售、售后产业链于一体,处于“微笑曲线”两端、掌控研发和销售环节的轻型高科技企业。新经济,就是通过集聚面广量大的新业态企业,打造以高科技为核心,高附加值、高产出、轻型无污染为特征的现代都市产业,最终形成滨湖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