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21 消息来源:南通市科技局
海安县紧紧围绕产业急需解决的共性技术难题,充分利用高校院所技术和人才优势,按行业、分专业组织企业赴高校密集区,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活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强推校企合作,吸引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海安转化。 1.征集需求。先后征集企业技术难题和项目需求86项,反馈给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东南大学、常州大学等高校院所,为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组团出击。多批次、分产业带企业走进高校,把高校专家引进企业,成功组织了常州、西安、武汉3次大型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引进洽谈会,参加了南京、成都、南通3次产学研对接活动;县政府与常州大学等3所院校签订科技人才全面合作协议,相关企业与常州、西安、武汉高校签订58个合作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项目36个;对口引进4所高校院所来海安建立研发分支机构。今年以来,800多人次专家教授与近200家企业开展对接活动,校企对接形成了浓厚氛围。 3.注重转化。通过产学研合作,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49项。其中联发集团与东华大学合作的“液氨棉织物微结构免烫易护理技术”,突破传统棉织物免烫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不使用树脂等助剂,甲醛含量为零,实施后将彻底改变传统面料免烫需外加助剂整理的现状,项目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申菱电器与东南大学合作的“极端环境电梯用新型开关磁阻电机可靠运行与智能控制技术”,将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及其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控制系统,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欧贝黎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的“铜锌锡硫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将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节约稀缺的硅材料,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提升我国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增强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鹰球集团与苏州科技学院合作的“粉末冶金高精微型零件注射成形技术”,实施后将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封锁,为企业年增产值6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