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联在线·新闻速递

报道最新产学研动态、政策、成效

海安县科技局:围绕“八个突出”,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发布日期:2016-10-21 消息来源:海安县科技局

2013年,海安县科技局将紧盯县委“双争双新”目标,扎实开展江苏省创新型县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打造创新平台,聚集创新资源,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5%,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占规模工业投入比重达到5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件;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00个;获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0项,争取省级以上科技经费全市第一。
  突出科技创新政策落实,着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全县建立“一团两员”,即科技政策宣讲团、科技政策辅导员和科技政策助理员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科技政策宣传和服务,提高企业的知晓率,切实落实好科技创新政策,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热情。年内,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企业数100家。
  突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着力凸现产业集聚效应。加快推进软件园、科创园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建设,打造大学生创业、高层次人才引进、高校研发分支机构入驻的平台,构建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促进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年内,科技孵化器、加速器新开工面积10万平方米,交付使用面积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00家;科创园争创国家级科技孵化器。
  突出研发机构扩量提质,着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深入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承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加快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为企业转型升级提速增力。年内,2000万元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实现全覆盖,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实现全覆盖,新建产业(企业)研究院6家。
  突出科技型企业培育,着力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大各类科技企业培育和申报工作,全面提升企业质态,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和后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创新型企业集群,为产业转型升级提速增力。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总数保持全市第一。同时,实行高新技术企业季报告、年评定制度,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动态长效管理机制。
  突出科技金融深度结合,着力构建融资保障体系。更深层次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满足创新创业对融资贷款的需求。年内,成立科技支行、科技型创投机构等科技金融服务机构2家,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贷款规模保持全市第一。
  突出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着力推动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的桥梁纽带作用,分批组织企业进入高校,选好项目和引进核心技术。在高校设立招才引智联络站,聘请高校老师作为科技联络员,及时沟通技术、人才需求信息,组织产学研对接洽谈,加快构建校企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年内,开展“千企进百校,创业在海安”产学研对接活动40次以上,2000万元以上制造业企业产学研合作实现全覆盖。
  突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着力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完善县级专利资助办法,重点向发明专利倾斜,并将发明专利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前提条件,促进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双提升。年内,2000万元制造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实现全覆盖,高新技术企业和“一企一策”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不少于1件。积极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四落实”,进一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重点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作,不断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着力打造一批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
  突出科技强农惠民,着力提升协调发展水平。强化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示范,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民生领域科技创新,显著增强科技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支撑作用,全面提升协调发展水平,让更多的创新科技成果惠及老百姓。年内,新增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1家,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8次以上。

185 次浏览 分享到